查看原文
其他

央行扔出惊雷,以后有钱恐怕也不能花了!

2018-01-02 每日君 商业密码

老板发家秘籍

商界智慧精选

风水算命秘籍


编辑:码叔

来源:每日经济资讯(Netguancha)

作者:每日君


现在,二维码支付已经由一种潮流变成了习惯。出门不需要带钱包,只需要一台手机,走遍全国都不怕。然而,不要以为这种情况能长久。为了规范条码支付,昨天央妈又发布了一项新规定,以后恐怕不能开心扫码支付了!


每天500元,够不够你花?


昨天下午,央行发布了一份名为《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对扫码支付安全与额度进行了统一规范,通知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包括支付宝、微信以及银联在内的所有二维码支付。这意味着,以后使用支付宝、微信等应用扫码付款,将正式迎来额度限制。



通知中明确指出,行、支付机构应根据《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银办发〔2017〕242号)关于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


那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指央行要求支付机构根据按风险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央行规定,动态条码的风险防范能力从高到低分为A、B、C三级,越安全的动态码支付,交易限额就越高。而静态条码属于最不安全级别,被分到了D级。



看完上图,我们就要看看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的区别。


在移动支付领域,扫码支付主要分为“主动扫”和“被他人扫”。水果店、煎饼果子摊等商贩都会提供一张长期有效的二维码图片供顾客扫码付款,这就是静态条码,属于“主动扫”。而动态条形码则是指在移动支付APP上点击付款后,直接生成的条码,由商家扫码才能付款成功,属于“被他人扫”。


无论是哪种方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里还需要明确的是,在“主动扫”的情况下,商家和用户的交易限额为每日最高500元。也就是说,商家作为收款的一方,每天最多也只能收款500元。


同时,两种方式对比起来,“主动扫”的存在的风险非常大,所以才会被归为D级。


除此之外,该通知还强调了业务资质的要求,明确规定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从商场到街边小贩都可以进行静态扫码支付,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是件好事。在这个买根葱都扫码的年代,央行为什么要给移动支付搞个500元最高的限额呢?


你的钱很重要


关于出台上述通知的原因,央行方面也表示了,条码支付条码支付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在推动普惠金融和优化我国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条码生成机制和运输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也引发了支付安全的风险案件发生。


目前,支付安全风险案件的发生主要来自静态条码,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主动扫”。静态条码所带来的骗局,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比如,水果商铺原先贴在收银台静态二维码被不法分子偷偷的换成了自己的收款码,导致商家遭受一定的损失。



对此,有关业内人士就曾总结过静态条码存在的几大骗局:


1.静态条码被调换商户无法收到钱款


静态条码因其自身属性特点,容易被不法分子调换。


2.利用收款码伪造生活费用


有的骗子制作假的违章停车罚单,再放上二维码表示“扫码可缴费”,一般消费者都很容易相信,造成财产损失。除此之外,水费、电费也是骗子最常用的应用场景。


3.条码中嵌入木马病毒程序


消费者一旦扫描后,手机很可能中毒或者被控制,会产生资金被盗刷或者个人敏感信息被窃取。


4.诱骗消费者发送付款码后,迅速实施盗刷


一些骗子会利用消费者不熟悉收款码与付款码的具体功能,以金钱或物质奖励,诱惑消费者发送付款码后,实施盗刷。


静态支付存在这么多陷阱,为了大家的资产安全,也为了规范条码支付,央行唯有对静态条码进行限额。换个角度来想,即使真的有用户被骗了,有500元限额的保障,也不至于损失重大。



央行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毕竟有了一个限额,会让大家觉得出门除了带手机外,还需要带钱包的错觉。回归到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份文件的出台,究竟会给移动支付江湖带来什么影响?


移动支付要进入“三足鼎力”局面?


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每日限额500元,其实是够用的。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条码支付金额为500元以下的交易占整个移动支付交易的95%。从这个统计数据来看,咱们日常的使用基本没有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500元的限额影响很小。但是对于用二维码收款的商家来说,以后可能就没那么方便了。而当商家无法用二维码收款时,消费者的支付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支付宝、微信两大移动支付巨头来说,影响可就大了。


今年5月17日,易观智库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091亿,其中支付宝占比53.7%,腾讯金融(财付通,其移动支付以微信为主)为39.51%,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市场份额达到了93.21%。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是支付宝和微信的天下。两大巨头为了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不惜痛下血本,开展大量补贴活动。


但在本次新规中,央行明确规定“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这意味着以后鼓励金、满减、补贴、红包等福利将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在今年12月11日,中国银联携手各大商业银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云闪付“集成所支付宝,有扫码支付、NFC支付等,目的就是为了与支付宝微信争夺市场。



没有了补贴这一优势,再加上银联“云闪付”的崛起,移动支付江湖似乎要进入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或许在未来,移动支付拼的不再是补贴,而是支付APP的硬实力。



大家都在看

1、2018年的新规出炉了,影响上亿人生活


2、5年内不准卖!元旦楼市再爆大新闻!房产投机时代终结...


3、裸贷完,那帮傻姑娘又去卖身了


4、江小白走心文案,又来了!(最新版)


5、男到中年,不如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