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届奥斯卡三部题材撞车,动画史上最大的抄袭悬案

2017-07-14 马大瓜 动画学术趴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动画题材撞车毫不稀奇。


可是撞车撞到剧情差不多一样,就让人不得不有所怀疑了。


那如果有三部题材剧情雷同的动画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放映,你会怎么想?


我想大概所有的人第一反应都是:


这绝对是抄袭吧!


今天瓜叔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这样一件动画史上最大的疑似抄袭悬案




米高梅「猫和老鼠」大家小时候都看过,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汤姆开钢琴演奏会的一集印象深刻。


这集的副标题叫《猫的协奏曲》,是猫和老鼠系列评价最高的一集,豆瓣评分9.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24eb5aew&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时间是1947年春天,奥斯卡组委会按照惯例举行试映,来选出去年的最佳动画短片


《猫的协奏曲》是第一个放映的。


片中的汤姆一改往常的家猫形象,穿上正装,风度翩翩的走上了钢琴演奏会的舞台,开始弹奏李斯特以高难度著称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起伏的琴弦吵醒了躲在钢琴里睡觉的杰瑞



于是他开始给汤姆捣乱报复。比如躲在钢琴里面自己拨动琴弦:



猛地盖上钢琴盖,去砸汤姆的手指:

 


在钢琴琴键上跳舞



汤姆和杰瑞就此围绕着钢琴竭尽脑汁,展开了一番智斗。


最神奇的是乐曲居然没有受影响,每一个包袱都和音乐完美融合,李斯特的钢琴曲被完整的呈现了出来!


最后杰瑞一如既往的战胜了汤姆。汤姆累趴下了,杰瑞却作为钢琴家获得了满堂彩

 


现场的观众都笑疯了,也给杰瑞献上了热烈的掌声,然而台下有一个人却快被气疯了,脸色都白了。


他叫弗里兹•弗里伦,是华纳工作室的导演,导演了众多著名的兔八哥、达菲鸭短片。



他也是奥斯卡的常客,所创作的作品获得5次奥斯卡奖,9次提名


弗里伦生气的原因是,他参选奥斯卡的片子《兔子狂想曲》正是下一个要放映的,


而且剧情和《猫的协奏曲》几乎一模一样


弗里伦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他隐约感觉自己的片子可能泄露了,然后被米高梅的人在奥斯卡上阴了一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249n6cl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兔子狂想曲》同样是兔八哥穿着正装走上演奏会舞台,整理自己的打扮,然后坐下开始弹钢琴。



同样是钢琴吵到了里面的老鼠



于是老鼠开始捣乱,和兔八哥斗智斗勇。



当然,也少不了老鼠同样在钢琴上跳舞的桥段。



结局同样是老鼠战胜了兔八哥,成为最后的赢家。

 

可以说,两个片子剧本的结构几乎一模一样


光是剧本撞了也就算了,更绝的是,两个片子里弹奏的钢琴曲都一样!!


都是「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现场观众懵逼了,不知道该不该给掌声,现场气氛尴尬极了。


两部极其相似的片子紧接着先后放映,一部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另一部掌声却稀稀落落。


大家心里都疑惑着,这是抄袭吗?到底是谁抄了谁


然而,这一年奥斯卡的戏码还没完呢。


当时放映的,居然还有第三部同样题材的片子,来自环球发行 Lantz 工作室制作的啄木鸟伍迪


同样是熊猫安迪弹奏钢琴曲。



然后伍迪跑来捣乱



好在这一部后续的剧情走向不一样,最后以火灾造成混乱结束。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部的选曲终于不是李斯特,而是肖邦了。


选曲拯救了这部《肖邦的音乐时刻》,观众还是给予了掌声。否则连着三部选用一样的钢琴曲,那就真是画美不看了。




三部题材撞车的动画片谁能最终获得奥斯卡奖,这次竞争背后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他们不仅仅代表片子自己,更是猫和老鼠、兔八哥、伍迪这三组卡通明星人气的对决,甚至是米高梅、华纳、环球三大电影公司的角斗。


代表啄木鸟伍迪环球公司的《肖邦的音乐时刻》,其实在参选作品中水平算偏低的,但由于是三部中差异度最大的,却最终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代表猫和老鼠米高梅公司的《猫的协奏曲》,获得了奥斯卡提名,最终成功拿下奥斯卡奖,成为动画史上的经典名作,其制作水准也完全对得起它的名声。


而代表兔八哥华纳公司的《兔子狂想曲》,虽然有着顶级的制作水准,也不逊色于《猫的协奏曲》,却因为过于雷同,观众认为是抄袭,连奥斯卡提名都没有混到


《兔子狂想曲》的导演弗里伦心里自然不服气。瓜叔趴在地上想了想,弗里伦内心活动应该是这样的:


比我片子差的都能拿提名,凭什么我连提名都没有混上?


既然雷同了,凭什么拿奖的是他不是我?


要说原因的话,瓜叔认为大多数观众会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认为是《兔子狂想曲》抄了《猫的协奏曲》。


如果历史上《兔子狂想曲》是先放映的,那奥斯卡的结果恐怕就会被改写了。说白了,以两部片子的雷同程度,谁后放谁吃亏。


到底是抄袭,还是巧合?若是抄袭,又是谁抄了谁?


当时的媒体争执不休,猫和老鼠与兔八哥的拥簇各执一词,也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桩抄袭悬案,人称——


「1946 大论战」



猫和老鼠的导演之一约瑟夫•巴伯拉,就曾经表示:


我相信这是个巧合。弗里伦有着出色的幽默感,我们只是刚好想到一起去了,然后包袱又差不多。


但是……兔子和老鼠搞到一起是为什么呢?


言下之意就是,虽然巴伯拉没有指责对方抄袭,但是话里藏针的认为《兔子狂想曲》的故事缺乏立足点,明明是兔子结果和老鼠闹来闹去。


而他们自己的《猫的协奏曲》故事则更自然,因为猫和老鼠天生就是对头


但动画史学者 Thad Komorowski 却认为,虽然猫鼠故事更合理,但《猫的协奏曲》的故事也存在漏洞——


在这部片之前,猫和老鼠系列里一直都是家猫的汤姆,怎么突然就走上舞台了?




七十年来,动画史学者们一直在调查着事情的真相。


首先,《兔子狂想曲》其实是先进行创作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确实很有可能遭遇了泄密。弗里伦确实很冤。


动画史学者 Joe Adamson 写道:


当时特克斯•艾弗里是目击者。有一群特艺七彩公司的家伙们忙中出错,把《兔子狂想曲》当天的素材给送到了米高梅的动画部,显然他们把片子误认成那部极其相似的猫和老鼠。


也就是说,《猫的协奏曲》制作组在制作过程中看到了《兔子狂想曲》的片段。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就判定《猫的协奏曲》抄袭了《兔子狂想曲》,因为时间上,如果从泄密那一刻开始抄,是根本赶不上奥斯卡的。


《兔子狂想曲》于1946年2月开始进行先期录音,《猫的协奏曲》则是1946年4月


大多数动画片采取的是后期录音,即中期完成后再进行录音。而先期录音意味着,前期的编剧、故事版已经完成,中期的作画还没有开始,需要动画师根据音乐去作画来配合每一个节奏点,对于音乐题材的动画片来说,先期录音是必须的。


而特艺七彩送影片素材时泄密,只可能发生在制作中后期,应当是1946年下半年,即故事早已经完成,动画、背景、上色都已经完成大半。


要知道,音乐片的核心就是选曲,米高梅根本不可能去根据对手的片故意改动音乐,否则后续变动和成本开销就太大了。


而且虽然《猫的协奏曲》仍有小范围改动部分镜头的余地,但是大的改动也是来不及的。


也就是说,在泄密的那一刻,两边故事其实都已经定型,而且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首钢琴曲。


因此,大部分动画史学者倾向于这是一个巧合




但泄密给双方的竞争带来了一层阴影——米高梅知道华纳那边在做一部非常相似的片子,他们慌了


要知道,米高梅的制作追求精度,周期非常长。《猫的协奏曲》这部片,原本打算1947年下半年公映,冲着1947年奥斯卡奖去的。


而华纳的《兔子狂想曲》,则明显是1946年的奥斯卡竞选者。


如果让《兔子狂想曲》拿下1946年奥斯卡,那么《猫的协奏曲》的1947年奥斯卡基本就没有希望了。两部极其类似的片,后来者只会被当做山寨货。


于是,米高梅决定,赶!要赶在和《兔子狂想曲》同一届参选奥斯卡!


米高梅成功了,最终赶上了1946年奥斯卡评选。但是,这样还不足以保证《猫的协奏曲》的获奖。


众所周知,米高梅是业内威信极高的公司,也非常擅长在奥斯卡经营人脉和拉票。


动画史学者Thad Komorowski甚至怀疑,米高梅可能操纵了放映顺序,让《兔子狂想曲》看起来像是抄袭了《猫的协奏曲》。这确实像是米高梅会干出来的事,但目前并没有决定性证据支持这一怀疑。


所以即便两部片子的雷同只是巧合,米高梅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是有些不太光彩的。


当然,无论奥斯卡评选中是否存在黑幕,都不应该影响对两部片子本身的评价。


唯一遗憾的是,《猫的协奏曲》毫无疑问是动画史上难得的佳作,评价甚高,荣誉加身——



而《兔子狂想曲》本来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却慢慢被时代所遗忘。






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雷同的巧合呢?


首先,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第一次出现在动画中是1929年上映的米老鼠短片《大剧院的房子》



这部米老鼠动画片围绕着钢琴创造了一系列的桥段,而后来演奏钢琴的动画喜剧多对此有所借鉴。


其次,1945年至1946年西班牙钢琴师 José Iturbi 的巅峰时期,他甚至出演米高梅的电影,成为音乐界和电影界的跨界巨星,他的影响力让古典音乐一时间再度流行。



当时的动画片非常善于把握流行趋势,在 Iturbi 的影响下,各大动画公司都想让自己的角色在荧幕上弹奏古典音乐,确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创造永远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


通过对前人的模仿、转化和组合,当达到一个临界点时,所谓的创新就诞生了。


但我们都是基于相同的素材进行搭建,有时会恰好得到相似的结果。



莱布尼茨牛顿在同一时代分别独立研究出了微积分



贝尔格雷,甚至是在同一天申请电话的专利。



原因在于他们的成果都是基于前五十年、前十年、甚至前一年的科学研究,在技术达到临界点时,他们同时成为了突破临界点的创新者。


艺术创作同样如此,所有的创作者,都是基于前人风格和手法的基础上去进行模仿、转化和组合。那些看似完全原创的作品,背后也有着诸多前人的手法影响。


瓜叔这么说不是给真正的抄袭者洗地,


而是当我们面临和《猫的协奏曲》、《兔子狂想曲》相似的案例时,


多一点对创作源流的思考,少一点从道德至高点的批判。


理性判断借鉴和抄袭,多给《兔子狂想曲》们一个机会。




———————————————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白鸟  霾海  神鬼双雄  无敌  巨婴

故障艺术  千年女优  smear风格 

动画材料  动作分析   故事版神器 

动画研究生开题  北美学动画  考研

动画人生  白手套之谜  动画声音


————————————————


动画学术趴

微信 | babblers

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

专业影评 · 行业观察 · 理论知识 · 创意短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