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18)


合肥、巢县、庐江地区党组织恢复后,积极恢复、组建和发展农民协会、青年团、妇女会、互济会、赤色工会等群众组织,旗帜鲜明地发动白区广大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


互济会的建立及活动

互济会也称济难会,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互助性组织。1929年5月,庐江七架桥区委建立后,庐南地区的群众组织蓬勃发展。同年12月七架桥区互济会组织普遍建立。凡同情革命,愿为互济会工作者,不论社会成分与出身,均可吸收为会员。在党组织的号召下,一些中小商人,甚至富农、地主也参加了互济会。互济会的任务主要是慰问红军、伤病员和烈军属,照顾人口多劳动力少及生活无依靠的老弱残等特殊困难户,并进行政治宣传。

 1931年春,孙仲德(孙家骥)与合肥地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并以三河商人自卫队(又名商装队)分队长身份,在舒城、庐江、合肥交界地区建立了一个党的外围秘密组织——舒庐合地区赤色互济会,自任主任。通过互济会的活动,扩大党的影响,配合党领导的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3至5月,鄂豫皖第二次反“围剿”期间,国民党军队实行了野蛮的清野政策,把红军活动区域的粮食和其他食物劫掠一空,焚烧民房不计其数;还实行封山、烧山等毒辣手段,企图断绝红军、游击队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把红军困死、饿死在大山里。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皖西苏区(六安十区)的一支红军转移来到合肥西乡大潜山地区活动,后勤给养困难。为解决部队困难,合肥中心县委指示周味韶与回乡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张璋一起,成立了雷麻店互济会,开展募捐活动支援红军。互济会员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每月筹集经费二三百银元,保障了这支红军的后勤给养。

1932年春,庐江县互济会在庐南董家祠堂成立,郑秉衡任会长。县互济会下辖多个分会,仅七架桥区地区就有会员320多人。凡有中共支部的地方,就有一二个互济会组织。经党组织教育,实际工作表现积极、确实忠诚可靠的互济会会员,可吸收其入党。互济会通过土地斗争中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以及发动群众自愿捐款等渠道,筹集互助资金,救济困难群众,支援苏区红军。互济会的建立和互助互救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支援了根据地红军,对团结人民、鼓舞斗志发挥了积极作用,巩固了党在群众中的根基。


团组织的建立和学生运动的开展
 1928年春,中共合肥特区委成立后,同时建立了青年团合肥特别支部。团合肥特支下辖6个团小组,其中合肥城内4个组、西乡2个组,共有21名团员。起初,团的经常工作主要在学生中开展。在团组织的引导下,合肥正谊中学成立了由进步学生组成的学生会,对抗国民党筹划的“学生自治会”。合肥六中学生率先掀起反对上“党义课”和政治训诫的罢课斗争,取得了胜利。合肥特区委顺应学生运动的发展,在省立六师创办了可容纳五六百人的贫民夜校,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鼓动学生抵制反动教员向学生灌输国民党统治思想,开展争取民主、改善生活等斗争。与此同时,中共党员张开泰参加广州起义后返回家乡合肥,秘密联络张伯平、徐梦观、崔筱斋、柯武东、程明远、张建之、颜文斗、周味韶、何序东等青年才俊,组织革命团体“十人团”,成为合肥地区青年的革命中坚。在他们的影响下,合肥东乡、南乡、北乡也相继建立了“十人团”革命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农运和学生运动。 1928年12月,郑曰仁、章逐明受党指派到庐南视察工作,并在青年学生、农民中发展团员,帮助建立了庐江第一个团组织——郑家湾支部,有团员18人。1929年春,党组织派人到七架桥区指导团的工作,成立了七架桥团总支,书记汪洋。团的主要活动是发展组织、宣传红军,领导青年学生开展各种爱国活动,并创办《炉火》月刊、《血花》半月刊,刊载歌谣、革命斗争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年学生和农民。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青年团员的革命斗志,也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同年秋,左逸民在庐江第五高小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白石山支部,发动青年学生和群众,开展打倒土豪劣绅、实行“二五减息”,反对资本家盘剥压迫工人,提倡妇女剪发放足等运动,充分发挥了广大青年在革命斗争中突击队作用。 随着团组织的发展壮大,1930年3月,团合肥特支扩建为青年团合肥县委,王平(陈汉卓)任书记。团县委建立后立即开始组建各乡的基层组织。至6月已有2个支部。6个特支。同时还建立了少先队、童子团、青年妇女会等外围组织,开办了两所贫民学校,在青年学生中成立一个文艺研究会,宣传进步文艺思想。同年春夏间,共产党员颜文斗受中共合肥县委指派,在城内范巷口开设“联一书店”作为党的地下交通站,秘密发售进步书刊;创办《民众日报》,撰写文章,针砭时弊,在青年学生中传播进步思想,倡导新文化。在其影响下,合肥六中、南乡三河镇等学校都成立“读书研究会”等进步团体,成为青年团的外围组织。同年秋,庐江县委书记郑中强,利用担任黄泥河小学(县委机关所在地)校长的便利,迅速发展共青团组织,发起成立青年团黄泥河区委,下辖4个团支部,发展团员150多人。团组织还以“庐阳先生”的名义,从上海书店订购进步文艺作品和理论书刊,向广大青年和师生传播进步思想,开展革命活动。不久,黄泥区团委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庐江县政府警觉,县长祁庆墀带领200多人来学校查抄进步刊物,搜捕“庐阳”先生。次年春,县政府以涉嫌“赤色”宣传撤销了郑中强的校长职务。 1931年3月,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成立后,增建了东乡、吴店两个特支。至此,合肥团组织在城内和四乡分别建立了2个支部、8个特支,拥有团员130多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全国掀起了反日运动高潮。9月22日,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召开党团联席会议,作出了《关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占据东三省的工作决议》,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号召合肥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进行抗日活动,要求全体党团员同志,立即投入到群众中去,进行抗日的组织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会后,在合肥城乡建立“反帝运动委员会”,组织各界民众开展反帝运动,10月中旬,团合肥中心县委组织与合肥抗日学生联合会,共同领导发动了青年学生和群众万余人,在城内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游行。游行队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合肥驻军不进行抗日”等革命口号,把“矛头直指国民党政府,直指国民党四十六师,表现了完全政治斗争”。不久,合肥四乡也先后召开了千余群众参加的反帝示威大会,反蒋抗日浪潮迅速席卷整个合肥地区。 1931年11月,团合肥中心县委改为团皖西北中心县委后,除负责帮助与指导寿县、凤台、颍上、阜阳、舒城、庐江等县团的工作外,在合肥地区对基层团组织进行了整顿,保证了组织的纯洁性,更好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来源:合肥宣传一一大湖之声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四字诀”谱写平安合肥“曲”~

党规党纪小课堂(18)|支部书记请注意,这六项可从党费中列支!

@法考生,请查收报名注意事项

@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17)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