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苑·青语 | 历史倒影中的洛阳桥

 

更多法院资讯、立案查案小程序

敬请关注!



历史倒影中的

洛阳桥


惠安法院 何晓婷

一座古桥,连通南北,桥上月色辉映,桥下海水波澜,桥身虽创痕累累,但还是坚固厚实。

每当我行至此地,或遐想于此,难免发出感慨,感慨人与文化的复杂关系。

土是沉厚之物,而水是沧涌之体。当年,工匠们的脑海里装满着朴素典雅的古代科学思想——欲治汤汤之水,还用生生之木,创新运用富有生命的方法——种蛎固基法,让桥墩完全黏成了一个整体,不被海浪冲垮。

这样看来,一方面人们在社会进程中不断的创造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不断涵养新人,使得人与文化双向繁荣。

同时感慨物质与精神的复杂关系。物质常常是可见的,是精神的载体;而精神才是活生生的,当鲜活的精神不可避免的沉入渊沼,那些文物古迹,便成了唯一的见证者……

客观来说,一座建在千年前的桥梁,现在早已荒寂,而现代先进的跨海大桥比比皆是,洛阳桥早该消失在历史中,或者变成冷冰冰的古迹,怎么会给人这么大的精神上的触动呢?我想,应该是历史的宣泄和文明的认同吧。


这就不能不提那段历史。古代科学技术远没有如此发达,海运主要依靠天然的港口,从五代十国起,中国的海运其实已经有了质的突破,船舰、航道、港口等条件已经成熟,形成了泉州、扬州、登州和广州四大港口。

港口的发展,是我们中华文化向海洋迈步的重要信号。这是伟大的信号,联想中国历史,我们文明的底色是开放而包容的,如果不是近代一些朝代逐渐壅闭自守,又怎么会落后于世界。

想到此,洛阳桥似乎发出了阵阵低吼,那是海涛冲击桥墩的声音,却仿佛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海洋,更不要远离海洋。

这就不能不提文明的认同。洛阳桥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首,虽没有卢沟晓月那般的诗意,却有它特殊的文明承载。它是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我们的祖先为了修建它,下了多大功夫,经历多少次失败,是很难想象的。但这座桥还是开通了,困难被我们民族执着的意志,先进的造桥工艺,以及创新的思维给打败。我觉得这是洛阳桥建成给我们的一个文化启示,那就是再长的桥,一寸寸建,总能建成,再远的路,一步步走,总能抵达。


洛阳桥并不在中原洛阳,而在福建泉州。它名字的来由与我们民族的迁徙,怀旧等因素息息相关。洛阳桥从建成到如今,一直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们民族造桥、海运和开放的标志性建筑。

发达的海上贸易,刺激着泉州经济的发展,而蓬勃的经济交流,又交融着异域的人文。最终,泉州的风土,宗教,文化和民俗变得多元而各俱异彩。

北来的贵族子弟把河流命名晋江以怀旧,远航的桅帆把妈祖文化带向浩瀚的海屿,这里有全国现存最高的仿木结构楼阁石塔开元寺,有现存最大的道教老子石像,还有数不清的历史旧址和文化故地。

这里又是运渡数朝的世界性渡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桥建成通人的同时,泉州的手工业和农业产品,德化瓷、刺桐缎、茶叶等,早已随着那条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走入了历史。




这样想来,一座洛阳桥的建成、兴盛史,何尝不是一座古城泉州的新盛史呢?


本文刊载于中院团刊《法苑·青语》


▼往期精彩回顾


一站办理“交房即交证”,这家法院开通“法拍房e窗办”丨一周概览

德化法院荣获省巾帼文明岗

交流会在泉召开!从法宣领域打造更多“闽法品牌”“金字招牌”

分享、点赞与在看

让生活更好看,戳戳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