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律师不好吗?为什么要国考?

职问旗下 法律求职 2020-11-12


毫不意外,上午“国考”刚刚登上热搜,下午“申论”就紧随其后。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年的国考,那怕是:上午图推不会,下午莱康村我pei!真的是考啥啥不行,瞎编第一名。



行测结束后,微博上考生纷纷吐槽图推题变态,像是外星鬼画符。



导致很多考生表示:只要下午申论满分,国家就还需要我!




好的,都别慌,下午的申论来了,他带着莱康村的希望来了!所以,国家需要你了吗?



吐槽归吐槽,又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结束了。


提到公务员,近几年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不好的声音。


公务员约等于喝茶看报混吃等死,约等于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约等于几十年如一日一眼看到底,约等于放弃梦想安心养老。



我们也听过太多“弃暗投明”的故事,譬如:

小A和小B是新考入检察院的应届毕业生,在为自己挑办公桌的时候,小A挑的仔仔细细,小B很是不解,问道:“一张桌子而已,有必要挑这么认真吗?”小A回答道:“我当然要好好挑啊,这张桌子我可能会用40年的。”因为这样一句话,小B毅然决然地递上了辞呈,离开了检察院,从此开始了丰富多彩充满挑战的新生活。


非常多的年轻人很排斥公务员这个职业,父母眼中最光鲜亮丽的职业在他们看来是对青春,对年轻生命的辜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打拼了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又默默的开始准备行测和申论,大家习惯把这种现象文艺地称之为:“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大家一边鄙夷着又一边报着名,再多的不屑也没有影响每年报考人数的庞大。



法学生考公务员图什么?


法学生是公考大军里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说到法学生,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当律师、当法官当检察官等等,而在大家眼里,律师意味着高薪+光鲜+辛苦,法官检察官意味着制服+钱少+辛苦。


法学生专业最对口的职位好像没什么机会喝茶看报,公检法办不完的案子,仲裁委调解不完的纠纷。小编之前在律所的一个同事辞职去北京中院当了法官助理,据说办一个案子只有1块钱的提成。


前几年法律圈流传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段子,据说某法院法官“上班开庭下班开蹦蹦”



现在公检法之类的职位绝大多数都要求通过法考,并不容易。
一番比较下来,法学生考公务员看起来真的不是什么最优选。
但即便是这样,每年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应届法学生加入了庞大的公考大军之中,真正问过他们之后就会发现,他们选择考公务员其实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
岸上以及即将上岸的声音


岸上小胡(出于某种封建迷信,应本人要求必须加上“岸上”),今年国考大军的一员,985法学专业硕士在读,山东人。


说起山东(求生欲让小编必须声明一下,小编也是山东人,没有任何地域黑的意思,求放过)山东的家长们好像对编制有什么执念,没有编制约等于没有工作,年薪百万的外企高管,不如普通中小学的人民教师体面,穿制服的公职人员,更是子女择偶的不二人选。


小胡不仅报名了国考,只要相关类的考试,她都在准备。银行、国考、选调以及未来的省考,岗位也是五花八门,山东某市人民银行、山东某市国税局、山东某市公安局……


说起对于工作的期待,她并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职位,要求也不高,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干点实事,不要太忙;离家近但不能在家门口;工资不用太高,够吃就行了;同事关系和睦,领导也比较好;然后工作不要占据我全部的生活。”


问起她为什么要考公务员,理由也超简单,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没过法考,“公务员又不考专业课,只要不记法律法规,就不会秃头。”


就在我要吐槽她胸无大志的时候,她说:“在备考的和最近上党课的过程中,感觉国家走到今天就很不容易,想出一份力。”语气诚恳又坚定。


而有趣的是,这位有着朴实理想的岸上小胡,对内部等级完全不懂,只想着先考进去再说,至于其他的,就按部就班的来就好,顺其自然。


别着急笑,小胡这类人绝不在少数,虽然考前做了很多功课,但是内部晋升制度,福利制度,各岗位工作内容都是知之甚少。
和小胡不同的还有一类人,就是Z师兄这类人。



Z师兄,非211、985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第4年,也是公考上岸的第四年,东北人。


Z师兄对于各岗位的了解那真的是百科全书,听了Z师兄准备公考的过程,有那么一瞬间,小编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去开个公考培训班了,什么岗位工资高,什么岗位晋升快,什么岗位工作轻,什么岗位要值班,盘点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Z师兄大学时就一直是学生干部,从大二开始就准备毕业那年参加公务员考试,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他当初给自己的规划:

1.先下基层工作满二年,有基层工作经验。这样就满足了下一步的条件;

2.通过遴选或者公考往中央或者省直考;

3.到了中央或者省直之后,找对象结婚、考在职研究生补学历。


规划的条理清晰,而最厉害的是,他真的在按照这个规划按部就班的发展。
毕业那年他通过国考考上了税务,在税务工作了两年又通过遴选进入了纪委。


什么是遴选呢?请教了一下Z师兄,简单来说就是公务员内部的选拔考试,上面从下面挑人。


当问及“一直要考试不会累吗?”得到的答案是:“有机会谁都不放过,但是通过考试是最快的。


在公考这条路上他仿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他给师弟师妹的建议往往是,年轻的时候先在基层工作两年,找机会先入党。这样的话将来可以再遴选。或者是先不着急进体制,先在体制外解决党员问题,然后就一步考到位。


在Z师兄看来,鼓励扎根基层的人都不是基层,不同层级的天花板是不一样的,基层的天花板就很有限,见闻和发展前景更是相差甚远。


不是进体制的人就都图个安稳罢了,知道自己这一生会走什么样的路 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紧要的在体制内的人,最怕的就是安于现状,那就真真的成了大家眼里的安心养老了。”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这也太功利了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谁又规定了我们每个人必须选择淡泊?
能“动手”就别吵吵,你行你上


很多时候我们都对公考有着太深的误解,体制内有多么多么黑暗,选择从政的人今后就一定会多么多么官僚。



这种现象像极了很多年前盛行一时的“读书无用论”,韩寒退学却在写作、赛车和电影上有所造诣;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却成为了世界首富。仿佛韩寒和比尔盖茨的成功都要归因于退学。逼的韩寒不得不发文告诉大家,退学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诚然,不是只有选择考公务员才能报效祖国,也不是每一个选择考公务员的法学生都有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的愿望,可能也只是为了好的福利待遇和安稳的工作环境;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选择不考公务员的法学生都是为了经历社会的风浪,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也可能只是嫌工资少,或者单纯的考不上。(悄悄咪咪地逼逼)


不是只有当律师才能推进法治进步,不是只要不进体制就能永远无愧于心。


“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选择公考或者其他的道路都是自由意志,没有对错,没有高下,遵从内心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而真正有错的,是那些站在门槛之外,却又指手画脚试图批判和指点他人生活的那群人。



今日话题
你选择公考和不选择公考的原因是什么?

法律求职原创,作者:Sue Shao
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找律所/法务实习或全职工作,或想在法学院求学中做好规划。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加顾问】,会有专业的顾问为你进行1对1简历评估、能力提升、求职规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