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金时代2021:长三角金融业多领域改革创新蹄疾步稳

郭定江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郭定江 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由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编制的《2021长三角金融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新鲜出炉啦!在《融金时代2021:长三角金融增加值“千亿级俱乐部”扩容》《融金时代2021:长三角加快普惠、科创、绿色金融发展步伐》中,我们详细分析了长三角金融城市排名、十大金融创新案例、金融业发展总览及特点总结。本期将为您带来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趋势展望,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品鉴!

趋势展望:未来已来,长三角金融业多领域改革创新将不断深化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持续走向深入


随着北京交易所的横空出世,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又迎来一次重大改革。截至撰稿时,设立北交所的重点举措如下:


1. 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并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北京证券交易所仍是新三板的一部分,与创新层、基础层一起组成“升级版”新三板,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


2. 坚守“一个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处理好“两个关系”(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的关系,与新三板现有创新层、基础层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的关系),实现“三个目标”(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基础制度安排,畅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 实行连续竞价交易,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自次日起涨跌幅限制为30%,增加市场弹性。


目前精选层有挂牌公司66家,总市值达到1858亿元。从营收来看,精选层66家公司2020年平均营收6.68亿,其中最大为62.25亿。

 
图1:北交所与“新三板”之间的关系


随着北交所的设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健全。


一是从企业覆盖上基本实现全覆盖。从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市值标准看,创业板、科创板基本涵盖10亿元到50亿元市值范围,北交所则涵盖2亿元至15亿元市值区间,对于净利润的要求则从创业板、科创版的5000万元下降到北交所的2500万元,甚至1500万元,进一步降低上市门槛,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是从投资者结构上,推动投资机构进一步专业化。通过不同交易市场板块的设计,可以较快推动相关专业投资机构的出现,这一点从科创板的设立可见端倪。


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诞生一批专业投资“硬科技”的投资机构,为通过资本手段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提供了重要服务支撑。


三是从区域交易市场分布上更趋均衡。北交所作为北方第一个国家级股权交易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北京及北方地区中心企业发展,有利于扭转目前经济“北强南弱”的总体格局。


在区域中心城市设立交易所,是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如科创板设立后,科创板企业中有接近五成的企业来自长三角区域,可见国家级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


四是从推动服务机构专业化上扩大注册制成果。随着注册制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科创板设立后,已经培育孕育了一批熟悉注册制操作规则、服务专业规范的专业机构。


通过北交所的设立,一方面在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注册制改革,另一方面加快学习复制上海、深圳注册制经验,提升北方地区注册制服务能力。

 

(二)普惠金融创新体系将走向深入


2006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在其出版的《服务于所有的人——建设普惠性金融体系》的一书中,将“普惠金融体系”构成由一个核心(客户)和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和微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普惠金融体系”提出了基本的概念模型。

 

图2:普惠金融体系框架


经过近年的发展,长三角普惠金融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小微金融、“三农”金融等方面都有若干特色案例。


从未来趋势看,主要有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微观层面,以供应链金融为核心的普惠金融进入发展机遇期。推进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下沉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目前主要瓶颈在于如何调动供应链核心企业积极性,如何推动其开放数据和“信用”溢出。


建议进一步发挥商业票据、期货市场等金融交易市场作用,将供应链金融服务与金融工具信息有机嵌入,顺畅供应链金融服务普惠性传导渠道。


二是中观层面,普惠金融的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金融基施建设指维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所有软硬件设施,其中主要包括金融法制、支付结算体系、征信体系和监管体系等。


随着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日益紧密,特别是在支付结算和征信体系方面,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已经可以打通不同数据平台,为普惠金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供重要基础。


三是制度架构层面,普惠金融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联动发展。一般认为,上市企业不需要普惠金融港服务,或其融资约束较少,较容易获取低成本金融资源。但根据实证研究,中小上市企业仍旧面临普惠金融供给不足的压力。


根据金纯德(2020)对新三板普惠金融约束性的研究,融资约束普遍存在于我国新三板上市中小企业,并且在地区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性质层面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北交所的设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全,信息披露和监管体系更加严格,相信普惠金融将产生更多的基于资本市场的模式创新。

 

(三)从点到面,碳金融体系走向一体化


一是碳市场走向金融化、国际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碳市场可以借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经验,探索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新路径,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基础,打造国际碳交易中心、国际碳定价中心和国际碳金融中心。


金融化的碳市场旨在运用更多金融产品,吸引更多投资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扩大碳资产融资服务。


国际化的碳市场旨在将我国碳市场和国际碳市场接轨,推进中外双方控排企业、投资机构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影响力,形成权威的中国碳定价话语权。


二是碳交易主体范围逐步扩大。目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纳入的行业范围有限,并对需要参与碳市场交易的企业设置了一定的准入门槛,中小微企业、组织和个人参与较少,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较低。


要增加碳市场交易的活力,应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尽可能多地纳入不同行业的大中小企业、组织,鼓励并引导个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碳金融市场,提高民间参与度。


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金融业务,加快推动涉及碳金融业务的投资咨询、信用评级、核证等业务,通过提供完备的第三方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运行效率,降低市场风险,更好地建设高效运行的碳金融市场。


图3:碳市场参与构成


三是顶层设计更加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碳金融市场高效运作的制度保障,而目前仅依靠各地的管理条例和暂行办法无法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


中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与碳金融市场配套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碳排放权的归属和交易主体的法律地位。


在充分考虑国情和减排目标表的基础上,明确市场交易准则、违规碳排放处罚、碳现货、碳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交易规则,进一步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增加市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并对碳金融市场的运作进行严格的监管和交易管理。

 

图4:我国碳政策体系框架


四是碳金融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在保证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同时,可逐步加强碳交易产品创新,适时推出碳期货、碳期权等交易并建立配套风险防控机制,借助衍生品市场,形成能够反映真实供求关系和碳资产价值的合理价格体系。


鼓励更多企业、第三方相关服务机构进行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增加碳交易的流动性。


此外,应加强构建碳金融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碳交易和碳金融方面的应用,逐步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四)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招商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类企业的创新、创业成为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等私募基金在扶持区域产业发展,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加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力度”,为“十四五”期间政府高水平推进资本招商“定标引航”。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设立1851支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达11.53万亿元,到位募资规模5.65万亿元,资金到位率48.98%。


未来,长三角地区资本招商将呈现以下三点趋势:


一是政策招商加速转向资本招商。未来,各地政府招商模式将加速从传统的政策招商转向“股权投资+招商落地”的资本招商模式,以产业为根基设立引导基金成为各地政府开展招商引资、聚合社会资本、助推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有力手段。


二是聚焦新兴产业,推动当地产业升级。政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开展资本招商,将更加注重引导促进地方产业发展,通过引导基金招引优质产业项目,进而推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引导区域经济转型。


从未来可能聚焦的投向来看,长三角地区政府资本招商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支持的七大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前沿产业领域。


三是加大力度扶持初创期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科技创新的贡献早已不言而喻,特别是北交所成立以来,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渠道更加广阔。


长三角地区政府天使引导基金是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未来,各地区政府将更加注重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为进一步弥补市场化投资机构主要投资于成长期、成熟期企业的不足,政府天使引导基金将以加大投资比例、放弃超额收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中小企业的发展。


长远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大战略背景下,未来的资本招商应更加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协同发展。


通过金融手段实现招商引资、引智的具体实践,将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本资源、创新资源、上市公司平台资源和政府政策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深度整合,实现各方共赢。

 

参考资料:
[1]陈婉.碳金融市场规模可观,亟待完善碳金融体系[J].环境经济,2021,(14): 12-15
[2]孔祥云.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第34卷(4): 97-98
[3]杨晴,张毓.中国碳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趋势[J].金融博览,2021,(5): 11-13
[4]吴琼,李优.经济分析报告


—— e n d ——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融金时代2021:长三角加快普惠、科创、绿色金融发展步伐【原创】融金时代2021:长三角金融增加值“千亿级俱乐部”扩容【原创】长三角示范区两周年:这条“数字干线”如何破题一体化?【原创】人文风景地区发展新经济的全新探索【热文】新任江苏代省长许昆林的招商引资方法论【热文】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上海超港深重返榜首,东降中升明显
【热文】读懂资本招商“合肥模式”“深圳模式”:招什么?怎么招?【热文】控制全球产业链,美国采用了5种模式!【月刊】躬身盛世,万里蹀躞——华略智库10月刊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