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前沿

其他

事关广大女性健康,JAMA子刊揭示:双乳切除不能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2022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超230万,死亡逾66万。乳腺癌患者面临术式抉择,尤其年轻群体担忧对侧发病,倾向双侧切除。现有研究指出,双侧切除虽能显著降低对侧发病风险,却未证实能降低死亡率。然而,众多患者仍选择此术以期降低死亡风险。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teven
8月28日 上午 7:36
其他

最新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发布:朱健康,施一公,董晨,曹雪涛,蒲慕明,裴钢,高福等上榜(值得收藏)

D-index(学科H-index)学者排名指标,仅包括被调查学科的论文和引用值。根据官网介绍,D-index细分为化学,电脑科学,数学,法律,材料科学等26个细分领域。iNature系统地总结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20位在中国单位任职的学者,包括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植物科学与农学等8个细分领域:对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李家洋,裴端卿,孙毅,徐华强,贺福初,张志荣,汤富酬,邓宏魁,翁杰敏,陈晔光等人入选;对于神经科学领域:蒲慕明,贺永,龚启勇,蒋田仔,鲁白,李晓江,臧玉峰等人入选;对于生物化学领域:邓初夏,韩家淮,施一公,陈国强,徐建明,陈峰等人入选;对于遗传学领域:朱健康,邓兴旺,杨焕明,徐迅,李英睿,张勇,张启发,张亚平,金力,贺林等人入选;对于免疫学领域:管轶,高福,曹雪涛,傅阳心,董晨,姜世勃,田志刚,时玉舫,刘宇隆等人入选;对于医学领域:黄天荫,沈祖尧,陈力元,范上达,邓初夏,于君,管轶,高福,高玉堂等人入选;对于微生物学领域:袁国勇,肖立华,李兰娟,张彤,陈鸿霖,贺志理,赵国屏等人入选;对于植物科学与农学领域:朱永官,张福锁,赵方杰,张建华,沈其荣,杨肖娥,喻景权等人入选;最后,由于时间比较匆忙,如有任何错误,可直接联系iNature编辑部,方便我们进一步更正。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对多达6162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一个学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那么他被考虑的D指数门槛是4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在神经科学领域,对多达30084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一名学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神经科学领域,那么他被考虑的D指数阈值为3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对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科,对多达88978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一名科学家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那么他被纳入排名的D指数阈值为4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在遗传学领域,对多达6162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研究人员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遗传学领域,则将其纳入审查的D指数阈值设置为4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在免疫学领域,对多达11980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一个学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免疫学领域,那么他被纳入评估的D指数阈值是4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在医学领域,对多达70665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一个学者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医学领域,那么他被纳入审查的D指数门槛是7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在微生物学领域,对多达44555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研究人员的大部分出版物是在微生物学领域,则将其纳入审查的D指数阈值确定为4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在植物科学与农学领域,对多达10707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分析。如果发表的大部分论文是在植物科学与农学领域,则接受该学者的D指数门槛设定为30。进入顶尖研究人员排名的接受标准是基于D指数、在特定领域的贡献比例、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成就。参考消息:https://research.com/来源:iNature
8月28日 上午 7:36
其他

Nature | 利用AlphaFold揭示病毒蛋白全新功能,发现病毒保守的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4年8月26日,CRISPR基因编辑先驱,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8月28日 上午 7:36
其他

Nature | 新冠感染后的上呼吸道免疫记忆多样性

T细胞,以及多样化的其他病毒特异性T细胞。这些发现为理解人类主要黏膜屏障组织中的免疫记忆提供了新的视角。AbstractThe
8月28日 上午 7:36
其他

Cell:搞清楚了!广州医科大学王忠芳等揭示有人感冒症状重,有人症状轻的潜在原因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引起重大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致命性在所有传染性疾病中位居首位。尽管如此,科学界至今仍未完全理解为何不同个体在面对相同病原体时,会出现从轻微症状到生命威胁性疾病的广泛反应差异。2024
8月28日 上午 7:36
其他

2024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最年轻获奖者仅31岁

大领域。这一奖项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2024
8月27日 上午 10:29
其他

细菌超600倍!公厕这两样东西,千万别碰!

在商场、车站、餐厅里的公共厕所里大家是不是经常看到这两样东西👇先用洗手液把手搓干净再用烘手机吹干这看着好像干净又方便但必须提醒大家公共厕所的这两样东西,要小心!近日,深圳卫健委就发布了这么一则提醒👇公厕里的洗手液表面看着人畜无害但背后是你想象不到的脏公共区域洗手液细菌超标上千倍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做过一次“公共场所洗手液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商场、餐厅里洗手液细菌超标这是什么概念?洗手液已经不是洗手液就是“细菌培养基”!!而像这样的调查年年都有年年结果都一样这样看来洗完了反而不如不洗问题来了公共厕所里的洗手液为啥普遍这么脏?答案很简单:为了省钱在被调查的餐厅、酒店中发现厕所里的洗手液普遍存在两个情况劣质洗手液本身就细菌超标再一次次掺水的话微生物会繁殖更快造成二次污染这种就是掺水比较严重的:上面我们讲到了洗手液的杀伤力烘手机就更为夸张了公共厕所的烘手机到底有多脏公共厕所的烘手机一般分为两种:无论哪种它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一边进风,一边出风问题就在这,烘手机地处厕所进风进的可是厕所的空气啊!研究人员用紫外线仪器照射烘手机出现了这幅画面,出风口的那片黄色东东全都是细菌甚至还有很多都喷到了墙上国外研究人员做了一个试验:把一个干净的底盘放进公共洗手间的烘手机里仅仅放进去了三分钟短短几天后(有报道称是48小时)培养皿里长出来这些东西:说白了,烘手机就是把厕所所有的细菌收集起来集中喷到你手上,甚至全身这哪里还是烘手机简直就是细菌的“轰炸机”医生提醒:这两类人最好别用公共洗手液对于这类型的洗手液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主任技师李涛提醒:用这样的洗手液洗手,非但不能达到洁净双手的目的,反而会让部分细菌残留在手上。特别是当手上有溃破,或者体质比较特殊的人,如果使用细菌含量超标的洗手液,细菌会通过伤口进入体内。轻的话会对手上的创面产生化脓感染;如果菌更多,手上创面更大,它会直接进入血液,尤其是绿脓菌和金葡菌要是进入血液的话,会产生败血症、菌血症、菌毒血症等,厉害的话还能引起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张晓艳也表示:如果洗手液总是兑水,而自来水不是无菌水,洗手液里细菌会越来越多。即使是健康的普通人,在手接触食物、口鼻后,这些细菌也可能通过粘膜、消化道造成感染并致病。所以这两类人最好别用公共洗手液:1.
8月27日 上午 10:29
其他

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团队综述文章:有机余辉发光探针用于肿瘤治疗的机理与设计

光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均具有突出的优势。然而,大多数光学成像技术依赖于光激发产生的实时荧光信号。其中生物样本内源性分子的背景噪声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影响成像灵敏度并最终降低信号和图像质量的可靠性。余辉发光探针具有在照射(光、超声波或X射线)停止后仍能持续发出光子的特性。余辉成像依赖于外部照射,并且将照射过程和信号采集过程分开。这种分离有效地消除了背景和自发荧光的干扰,显著提高了成像灵敏度。然而,目前关于有机余辉发光探针设计策略的总结仍然很少。基于此,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团队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刘谦主任团队合作,在MedMat期刊上发表题目为“Mechanism
8月27日 上午 10:29
其他

前沿新突破!新一代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深度解析FFPE样本中的生物信息

当前环境异常,完成验证后即可继续访问。
8月27日 上午 10:29
其他

教科书式总结!颜宁团队结构生物学领域连发两篇重要成果

的失活,其要么在通道打开后失活,要么在关闭状态情况下失活,或者在未经历打开过程的情况下从静息状态失活。失活是许多生理过程的关键机制,如动作电位放电的不应期,以确保定向信号转导。在不同的
8月26日 上午 7:34
其他

西湖大学迎来最年轻博士生,校长施一公寄予厚望

人。施一公在致辞中还提到,科学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赛道,希望新生们能够勇敢面对压力和挫折,不断锤炼自己的心志,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源:生物岛、PaperRSS等
8月26日 上午 7:34
其他

“药贩子被抓时,囤了近30吨的医保药”

国家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属于专款专用的专项资金。可总有不法分子把它当成了所谓的“唐僧肉”,大肆敛财、变相牟利。 记者调查发现,医保骗保花样翻新,各类欺诈骗保行为呈现出“利益主体多、涉及范围广、骗保手段隐秘、组织化特征明显”等特点,医保基金监管仍然存在发现难、认定难等问题,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硕鼠”结队,“粮仓”遭殃。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医保骗保呈现出新特点。一条由“职业开药人”、药贩子、药店、诊所勾连起来的“回流药”黑色产业链正侵蚀着国家医保基金。犯罪主体多元化:参保人员占比超五成3个月购买了15年的用药量?陕西榆林的常某患有慢性疾病,需常年用药治疗。但是,医保部门工作人员在数据分析比对中发现,常某购药频次之高、数量之大与常规不符。原来,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常某,按照慢性病医保报销政策,用药费用可报销85%。这让常某看到了可乘之机,他便多开部分低价药转卖给药贩子,药贩子再将药品倒卖、流向市场。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案件并非个例。陕西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刑警四中队中队长
8月26日 上午 7:34
其他

《自然》子刊:玩电子游戏让心理更健康!前提是不超过这个时间

近些年来,电子游戏逐渐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中,而最近《黑神话:悟空》的问世再一次提升了人们对电子游戏的关注度。游戏在给人带去快乐的同时,也有人担心电子游戏会影响个体的健康,包括游戏成瘾、幸福感、认知功能等多个方面。早期一些调查性分析提示,游戏中的暴力因素与个体攻击性增强有关,但这一结论被后续更多的研究所质疑和推翻。当下,科学家更倾向于了解游戏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健康影响,比如玩游戏是否会增加人的幸福感就是一个证据稀缺的问题。在《自然》子刊Nature
8月26日 上午 7:34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上海交大,Nature+1:首次发现!大脑专属抗病毒卫士

大脑对感染和炎症引起的损害高度敏感。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是一种嗜神经病毒,是单纯疱疹脑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神经元特异性的抗病毒因子控制病毒复制以防止感染和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大脑。2024年7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团队与丹麦奥胡斯大学Søren
8月26日 上午 7:34
其他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张莹团队等揭示早期肿瘤编辑机制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免疫治疗已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前景并治愈了一部分难以治疗的癌症。然而,大多低免疫原性肿瘤仍对现有免疫疗法响应率极低。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有助于高效识别免疫治疗新靶点,扩大可治疗肿瘤的范围。早期肿瘤形成中,肿瘤会编辑其基因表达以逃避免疫监视,该“肿瘤编辑”过程是塑造肿瘤免疫原性的关键时期。新生肿瘤中优先沉默的基因很可能对提升肿瘤免疫原性及诱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探究早期肿瘤编辑优先下调的基因及其表达调控机制将为找到更具抗癌潜力的免疫治疗靶点提供重要指南。然而,肿瘤在被临床检测到前已经历了广泛的编辑,捕获肿瘤编辑早期事件在技术上颇具挑战性。常用的同源移植肿瘤模型中,肿瘤细胞系已在体内被充分编辑过,很难用于早期肿瘤编辑相关研究。由于检测及分离早期肿瘤的难度,新发肿瘤中的基因编辑程序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肿瘤编辑的前期研究中,关注点通常局限于活化适应性免疫所需关键基因,如抗原呈递与加工相关基因等的表达调控。其他可能在肿瘤发生初期调控其免疫原性的重要途径,
8月25日 上午 9:25
其他

Science丨李文炜/秦专等捕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中间态,揭示广谱抗冠状病毒机制

近期,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反弹,这与夏季人群接触频繁,旅游增加有关,也与病毒持续进化,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密切相关。所幸的是,由于疫苗的广泛接种,大多数人群体内已产生抗病毒的中和抗体,因此在感染后多表现为轻症。然而,随着感染人群的增加,病毒的进化速度也在加快。为了预防新一轮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如何设计更有效的疫苗,精准阻断病毒感染并防止病毒免疫逃逸,已成为当前紧迫的研究方向。新冠病毒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来入侵宿主细胞。刺突蛋白一直以来都是研发疫苗的标的,其以三聚体形式存在于病毒表面,每个单体都由一个顶端蛋白S1和一个底端蛋白S2组成。顶端蛋白S1负责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使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然后底端蛋白S2将融合肽段插入细胞膜,通过自身折叠的构象变化,促使病毒表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大多数中和抗体通过绑定顶端蛋白S1,阻断或干扰其与ACE2受体结合,但新冠病毒变异株正是通过在其顶端蛋白S1引入突变位点,削弱或消除中和抗体的作用,从而实现免疫逃逸。底端蛋白S2,特别是其与构象折叠相关的stem-helix区域,由于其功能的保守性,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变异株很少在该区域引入突变。尽管极少数中和抗体能够结合于该区域并影响病毒入侵,其抗病毒机制仍不明晰。解析这类中和抗体抗病毒机制对于开发广谱有效的泛冠状病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未来可能的新的冠状病毒疫情提前做好准备。2024年8月15日,来自耶鲁大学Walther
8月25日 上午 9:25
其他

李兰娟团队研究:益生菌和粪便微生物移植对这种疾病有惊人疗效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尽管IBS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衡在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群,即生活在消化道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通过影响消化、免疫和代谢功能,对肠道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鉴于肠道微生物群在IBS中的关键角色,近年来,针对该疾病的治疗研究逐渐集中于恢复微生物群的平衡。传统的治疗手段,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虽然在缓解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往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微生物群失衡的问题。因此,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以及粪便微生物移植(FMT)等新兴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这些治疗策略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潜力,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哪种方案最为有效尚不确定。2024年7月2日,浙江大学李兰娟团队在Nutrients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8月25日 上午 9:25
其他

首次全球荟萃分析,这款登革热疫苗有效且安全!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DENV)引起蚊媒病毒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3.9亿人感染,其中约30%是有症状病例,近1%的病例致命。由于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有效治疗药物,预防策略主要依赖于疫苗接种。目前只有两种疫苗实现商业化:CYD-TDV
8月24日 上午 10:52
其他

为了解决这种打嗝,科学家开发了针对性疫苗

Lamb)说,根据早期结果,每只牛的甲烷排放量至少降低了13%,这个趋势预计会持续3个月以上。图片来源:UnsplashArkeaBio的CEO科林·索思(Colin
8月24日 上午 10:52
其他

励志!他,高职出身,现任北大博导!

田素坤,男,工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化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大医学-南京前知口腔智能设计制造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口腔科设备及材料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顾问、山东省科学养生协会创新融合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2008年入学滨州职业学院就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1年进入枣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就读本科,2013年考入南华大学并获得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就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2020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3年任山东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田素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复杂口腔修复体个性化智能设计与制造、人工智能与医疗、医学图像处理等研究。自主研发“相对轨迹驱动的牙齿虚拟动态调颌仿真系统”重构出满足患者生理咀嚼功能的缺失牙颌面形态;构建咬合指纹驱动的功能性咬合面智能推理理论模型,有效搭建了个体牙颌生理解剖特征与义齿设计专家经验之间的知识桥梁。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迄今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8月24日 上午 10:52
其他

张文宏说的话到底对不对?11位疾控专家终于通过实验得出了结果!

“分餐制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就是要做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不做就要承担后果。”4月29日张文宏再爆“金句”“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那么使用公筷公勺究竟有多必要?张文宏提出的灵魂拷问“领导给你夹菜,吃不吃”又该如何解答?近日,11位疾控专家做了个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实验结果令人吃惊!11位疾控专家盯着6道菜实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实验当天,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所长朱冰携带着的一个蓝白相间的取样箱,里面装有无菌袋、手套、口罩、酒精灯、镊子、剪刀、记号笔等,内部还配备了冰排,可冷藏运输采样标本。一共有11个人参与这次测试实验。当场点了6道菜品,每一道菜都分成了两小盘,一盘使用公筷进食,一盘不使用公筷进食。另外,还特意另外点了两道菜,作为空白对照。副所长黄利明在动筷前先取了20份食物样本,分为公筷样本和非公筷样本。每道菜肴至少取25克,装入无菌袋后,样本均被放入冰凉的采样箱封存。同样东西吃两份公筷和不用公筷交替进行进食前,参与人员都经过了培训,为保证取样的科学性,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进食必须交替进行。先动公筷,再动自己筷子。吃同样的东西,但是必须得吃两份。“小心翼翼吃饭,这样的午餐也是第一次了。”一位参与实验的人员笑着说生怕一个不小心,吃到了公筷盘子,可就前功尽弃了。大家也不敢胡吃海喝,因为至少每个菜要留25克,作为第二次取样的样本。吃到一半,黄利明起身了,开始取样第二次样本。重复第一次的步骤。就这样,采样进行了两次,餐前餐后一共取了40份食物样本。采集后的样本,被工作人员带回所里。经过48小时的菌落检测,疾控中心得出了最新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比“公筷”和“非公筷”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菌落总数竟然相差那么多倍!!!凉拌黄瓜——“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是“公筷”组的将近3倍。干锅茶树菇——两组菜品的菌落总数相差17倍!炒芦笋——两组相差将近18倍!!咸菜八爪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0倍!!!负责检测的专家表示:如果不使用公筷,一方面,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例如,夹过凉拌黄瓜的筷子,再去夹盐水虾,就会导致两盘菜之间细菌交叉污染。(一个小知识:凉拌菜没有经过高温烹饪,菌落总数一般都比高温烹饪过的菜要多。)看了疾控专家这个惊人的实验你打算开始用公筷了吗?专家呼吁:在外就餐时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在此,专家们还是想提醒广大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它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干净卫生、预防疾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在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二是减少浪费、文明餐饮。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也许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让全家人都更健康!来源:科普中国、新闻坊、钱江晚报、环球时报、网络、医学人士
8月24日 上午 10:52
其他

NC:施一公院士团队剪接体领域再添重磅成果!首次发现 RNA 解旋酶新作用

在人类剪接体活化过程中发挥的一种以前未曾认识到的关键作用,再现了人类剪接体在催化活化过程中的分子编排,为深入理解剪接体相关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讯作者简介:(上下滑动查阅)施一公,1985
8月12日 上午 7:32
人权

中国烟民每年消费全球 40% 烟草量!研究指出约半数18岁前吸烟的男性会死于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上可预防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相关数据,20世纪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达1亿,预计21世纪吸烟导致的累计死亡人数将高达10亿人。有诸多证据表明,吸烟会导致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此外,在高收入国家进行的大型前瞻性研究也确定了与吸烟有关的其他疾病,包括慢性肾病、流感和精神健康障碍。中国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揭示吸烟危害我国学者在《柳叶刀-公共卫生》发布一篇
4月25日 上午 12:05
其他

辉瑞新冠“特效药”走下神坛!《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辉瑞P药临床效果不佳

Paxlovid中文全名为“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是3CL蛋白酶抑制剂与低剂量利托那韦的复方制剂,属于小分子口服新冠药,由辉瑞公司生产。从2021年12月,该药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治疗非住院、具有发展成重症疾病高风险轻中度新冠患者,包括了12岁以上儿童以及成人。2022年2月11日,Paxlovid获中国药监局附条件进口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至中度新冠患者。然而,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辉瑞公司EPIC-SR临床试验结果[1],结果令人颇感意外。其显示在已接种疫苗且存在重症危险因素或未接种疫苗且不存在危险因素的Covid-19患者中,Paxlovid在症状持续缓解等主要终点方面疗效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EPIC-SR临床试验结果该试验共招募近1300人:参与者在随机化前5天内出现症状,或为①全程接种疫苗且存在重症风险因素,或为②未接种疫苗(或在过去一年内未接种过Covid-19疫苗)且不存在危险因素。参与者接受为期5天的Paxlovid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症状持续缓解时间。57%的参与者接种过Covid-19疫苗,50%有重症危险因素。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42岁,≥65岁者仅占5%。除肥胖、吸烟和高血压之外,其他重症Covid-19危险因素并不常见,如患有心脏病或肺病的参与者比例不足2%。在这一风险相对较低人群中,Paxlovid组和安慰剂组至主要终点的时间相似,其中位数分别为12天和13天。虽然Paxlovid组因Covid-19住院或去世的数量少于安慰剂组(5/654
4月7日 上午 9:30
其他

中科院、华科等联合揭示中国人化学物暴露,江浙沪、山东等地人群血清化学物浓度最高!

慢性病无疑是全球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遗传和环境因素都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在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化学品暴露与疾病结果之间的关系。近期,一项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华中科技大学等机构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对中国人群暴露于多种环境有害化合物的情况及其不良影响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3月23日 上午 9:07
其他

北京第四波疫情再创历史记录,规模稳超前三波流感及新冠疫情

近日,北京疾控发布了48周的《传染病周报》,11月27日-12月3日北京地区共报告传染病86045例,相较上周增加18.7%,再次刷新了年内最高记录。北京疾控截图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历史记录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1.3万例(18.7%),本周已经是第二次刷新历史记录,第四波规模已稳稳超过今年的前三波疫情。前五位疾病依次为: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梅毒和病毒性肝炎,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9.5%。本轮疫情的起始于第41周(10月9日-10月15日),已经连续8周增长,目前峰值还不能确定。近十周传染病趋势图今年已经发生过四次疫情,中间两波较小注:近期多发的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疾病不属于法定传染病,暂时未进行统计。美日韩,新加坡遭双重夹击日本,官方12月1日公布,11月20至26日期间,日本新增11499人感染新冠肺炎,观察点的增幅约为19%,流感方面,日本的季节性流感的新感染人数平均升至28.30人,比上一周增加了1.31倍。日本目前有6174间学校需要部分或完全停课,较对上一周的约4000间明显增加。韩国,尽管自8月以来该国新冠确诊人数一度下降,但到了11月的第四周出现反弹趋势,共有6958人确诊,增幅达13%。韩国患流感的人数更是创下了近五年的新高。韩国的专家曾警告,一旦进入冬季,可能同时遭受新冠和流感的夹击,若民众同时感染两种病毒,其重症风险将增加2.3倍。新加坡,该国卫生部指出,11月19日至25日期间的确诊人数比上一周激增超过一万例,达到22094例,增加了将近一倍,随着确诊人数的飙升,当地人对快速检测套装的需求不减反增,多家药房出现断货情况。美国,该国同样面临着流感和新冠的双重夹击。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的一周内,因新冠确诊而住院的人数增加了10%,达到约2万人。CDC建议6个月以上人士同时接种流感和新冠疫苗,以抵御秋及冬季病毒带来的最严重健康影响。世卫组织提出的7项防范建议1、及时接种流感和新冠疫苗,这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2、与患病者保持一定距离,减少感染的风险。3、若身体不适或患病,应待在家中,避免外出接触他人,以减少传播疾病的可能性。4、根据需要,接受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医疗护理,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5、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应适当佩戴口罩,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6、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开窗通风是减少病毒在室内传播的有效方法。7、坚持定期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外出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可以有效地清除病毒和细菌。来源:mRNA福星情报局。本文参考了北京疾控中心、HK01等网站的信息。
2023年12月10日
其他

整个冠状病毒家族都配备了多种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方法?

用来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分子方法。中国的新研究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将较温和的冠状病毒的逃避能力与已知会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呼吸道感染的三种冠状病毒进行比较。无论冠状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还是严重感染,如
2023年6月2日
其他

“二阳”来袭, 刀片嗓、持续咳痰不舒服怎么办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2023年6月1日
其他

爱在西元前,人类最早记录的接吻,竟然在4500年前!对病毒传播影响巨大!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还是咱家周杰伦说的对呀!下文发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类不仅擅长谈情说爱,还对接吻传染病毒有着自己的理解。正文接吻是我们生活中表达爱意的方式之一。接吻通常区分两种类型,即友好的父母接吻和浪漫的性爱接吻。尽管友好的父母亲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的人类中似乎无处不在,但浪漫的性亲吻在文化上并不普遍,它在分层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近日,哥本哈根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总结:古代中东人民在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万毒之王蝙蝠-冠状病毒全球感染流行估计值数据库建立

自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出现以来,冠状病毒被认为是可能造成全球大流行的潜在威胁。冠状病毒在蝙蝠中存在大量多样性,提示蝙蝠可能是这些冠状病毒属的祖先宿主。虽然关于蝙蝠冠状病毒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对不同研究的标准化和汇总数据,这限制了研究人员量化不同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蝙蝠冠状病毒感染和流行。近日,西奈山医学院在Nature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二阳来袭! 最新Nature综述《新冠药物设计》

活性位点是关键的药物靶标。与HIV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RdRp抑制剂可分为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非核苷(t)类似物(如瑞德西韦、莫努匹拉韦、法匹拉韦和贝尼福布韦)和非核苷(酸)类似物(如舒拉明)(图
2023年5月28日
其他

SARS-CoV-2溯源起源再添关键证据:我国学者首次在蝙蝠样本中发现具有furin蛋白酶切割位点的β冠状病毒

根据我国CDC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我国各省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数自2022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已降至2661例,而相应的检测阳性率也在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为1.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如今新冠疫情已经基本销声匿迹。虽然如今新冠病毒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关于SARS-CoV-2的溯源研究却仍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近日,北京朝阳医院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的Virologica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中科院院士高福呼吁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

5月22日上午,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出席论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中国的防疫,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高福院士表示,发展要稳定,防住疫情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中国利用动态清零取得了伟大成就。未来会不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高福的判断是“肯定会”,但暂时不会出现像SARS这样的恐慌。高福院士表示,人类应从新冠大流行中学到包容和韧性,不能只生活在新冠肺炎的挑战上,还要看到机遇,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产业。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控制对药物研发和疫苗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方向,高福认为,生物医药产业、诊断治疗、药物疫苗开发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高福院士表示,mRNA将是生物医药革命性的变革,并呼吁投资人士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高福院士称,一个好的疫苗要做到安全、有效、可控。整体来讲,mRNA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及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高福院士在演讲中还阐述了科学技术和医疗的关系。“科学没有国界,但我们的技术会被‘卡脖子’。”高福表示中国应该把中医药产业发展起来。高福院士团队mRNA疫苗研究成果2022年9月1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北大曹云龙团队:反复感染新冠可缓解免疫印记,从而产生更强的抗体!

随着新冠病毒变种的陆续出现,我国也难免进入了“复阳”大关。据统计,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已变为奥密克戎变种---XBB系列变异株,4月下旬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7.5%,本土病例中从2月的0.2%上升至74.4%。小伙伴们纷纷表示疑惑,“阳过”了或接种了疫苗为什么还会“复阳”,“复阳”的症状是否会更轻?诸如此类的疑问仍然有待查清。早在去年6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曹云龙给出了力证之一,他在《自然》杂志发布论文表示: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除了新冠,禽流感也在全球蔓延!科学家称新型禽流感需要紧急协调应对

的快速发展。受禽流感传播影响的国家1997年,香港首次爆发H5N1禽流感。总的来说,当局已经在非洲、亚洲和欧洲报告了700多例人类H5N1感染病例。印尼、越南和埃及的病例数最高。2020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2022年全国博士后进站超3万人,今年还将继续扩招!

据报道,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宵表示,2022年度,国家批准名额进站博士后首次突破3万人大关,达32340人;出站博士后总数20105人。各项数据表明,全国博士后进站和出站人数正在快速增加,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博士后进站:突破3万人大关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首次突破30万大关,达316451人(不含地方自主招收和军队系统进站人数)。其中,出国留学回国博士进站56800余人,外籍来华博士进站19782余人。累计出站博士后181014人(不含地方自主招收和军队系统出站人数)。其中,有博士后经历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150多人。从各地博士后发展情况看,截至2022年12月,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100个以上的省(市)有: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广东、陕西、山东、湖南、辽宁、四川、浙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100个以上的省(市)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上海、湖北、福建、黑龙江、安徽、陕西、江西、湖南、河北、辽宁。2022年度,进站博士后人数位列全国前10名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湖北。出站博士后人数位列全国前10名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陕西、湖北、四川、河南。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人数位居全国前10名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山东、河南、陕西、四川。2022年度,国家批准名额进站博士后首次突破3万人大关,达32340人;出站博士后总数20105人。出站博士后共发表学术论文75068篇,被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或检索系统等收录或检索66070篇,约占发表学术论文总数的88.01%。出版学术著作共有2673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1674项,申获各种专利授予权11592件。2022年度,国家财政拨款资助博士后科研经费约9.16亿元,9420名博士后从中受益,资助比例约为17.13%。有6955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97人获“地区专项支持计划”资助。1080名(不含军队和国防科工等系统)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站前、站中)资助。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派出项目”博士后73人;入选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项目”50个;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项目”351人;入选“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资助30人(另有候补4人);入选“香江学者计划”资助50人;入选“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资助25人。博士后:进站人数快速增加一般来说,博士生毕业后,主要求职去向包括四个:做博士后、高校教职、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选调生。近十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其中2022年招收博士生人数达到13万人。博士毕业人数增长,客观上导致了博后人数的增加。博士后的大幅增长,从2015年就开始了。当年进站人数超过16694人。来自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博士后进站人数高达25514人,而出站人数为14030人,博士后人群已经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支重要科研力量。根据戚益军教授透露的数据:2022年,我国博士毕业66176人,进站博士后5.9万余人,相比2019年,超过2倍增长,年均增长超过30%。近三年,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博士就业难度加大,加上出国做博后也困难重重,很多博士生选择留在国内做博后,同时越来越多学校要求博士入职后做师资博士后,企业也在大力引进博后,几方面原因使得博后人数快速增加。博士后大扩招:国家大力支持博士后的大扩招,除了博士生的选择外,离不开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示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共包括五个方面的15条内容。在“深化教师综合管理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治理能力”方面,《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还提到:推动扩大博士后培养规模,推动高校将博士后作为教师重要来源。2020年3月21日,科技部在官网公布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明确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其劳务费用和有关社保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博士生可以晚两年再找正式工作。对此,有教育专家赞成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来缓解的博士生就业形势。2022年9月,教育部宣布:“要推动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的数量,要将博士后人员作为补充师资的重要来源。”此外,不少省份也分别出台了类似的文件。广东、江苏、河南和安徽都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博士后流动站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博士后大扩招:申请项目、求职都变难了大多数博士后出站后,还是选择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最近几年,博士后的快速增长,导致求职和申请项目都变得困难起来。博士后项目资助率越来越低,甚至已经低于青年基金,是很多博士后的直观感受。通过数据来看,会更加直观:近三年中,72批和71批博后面上资助率:约为16%左右;70批面上项目资助率约为16.8%;69批面上项目资助率约为17.5%。相比之下,2019年65、66批博后面上资助率还接近30%。那时候,经过几次申请,几乎人人都能拿到博后面上。来源:蔚青学者、解说科研项目往期推荐1.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Nature重磅:AI药物研发依旧为领域热点,Nature将列为重点热门文章!

在过去十年中,可用的生物医学数据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更大的数据量鼓励使用机器学习(ML)或人工智能(AI)技术来挖掘此类数据并提取有用的模式。由于识别具有所需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是药物发现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因此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加速这一过程并支持决策。此外,深度学习(DL)的出现在解决药物发现中的各种问题(例如从头分子设计)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希望。在本文中,我们将评估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发现的当前最新技术,讨论最近的应用,包括用于化学结构生成的生成模型、改善结合亲和力和姿势预测的评分函数,以及协助参数化、特征化和泛化任务的分子动力学。最后,我们将讨论当前的障碍和克服这些障碍的策略,以及潜在的未来方向。介绍人工智能(AI)是目前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并且越来越多地嵌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经常处理从推荐系统、文本分类到诊断的程序和应用程序。大多数声称的人工智能,特别是公众,实际上是机器学习(ML)。ML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新冠病毒最新变异株对目前的疫苗敏感性如何?刘善虑团队最新结果表明,是时候考虑更新疫苗了!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传播和变异,我国的主流变异株也已经改变为XBB毒株。近期网上也都在讨论很多人新冠二阳,担心新的疫情高峰即将到来。由于新冠病毒的广泛传播,以及持续变异,早期疫苗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预防效果也越来越差,甚至几乎无效。尤其是奥密克戎各亚型毒株,许多表现出更强的免疫逃逸,严重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力。因此,评价现有疫苗以及感染康复者对当前新冠变异株的保护效力,以及变异株的突变和进化规律进而开发更有效药物和制定公共卫生策略是至关重要的。近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华裔病毒学家刘善虑团队以“Enhanced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Cell | 王林发团队发现蝙蝠ASC2抑制炎症小体并改善炎症性疾病

蝙蝠具有长寿和携带许多新出现的病毒的特殊能力。之前的研究表明,蝙蝠已经改变了炎症小体,而炎症小体是衰老和感染的核心因素。然而,炎症小体信号在对抗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仍知之甚少。2023年5月11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王林发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Bat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复阳!复阳!我国新冠主流毒株已改变,新的疫情高峰是否到来?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尤其是“五一”假期后,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阳性抗原,称“二阳”了。同时,一些地区出现新增的XBB.1.16变异株病例。这也不免让人担心,这是否意味着疫情第二波高峰即将到来?最近“二阳”的人真得很多吗?“五一”节后是否会加速大规模的二次感染?新冠XBB毒株袭卷全球尽管现在新冠在全球的流行呈现下降趋势,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新冠流行病学周报显示,XBB系列变异株已经占据了目前全球流行毒株的绝大部分,并且还在进一步上升。美国CDC周报数据也显示,XBB系列毒株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主要流行毒株,并且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我国的放开,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也致使新的变异株也悄然涌入了国内人群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冠并不像流感一般具有季节爆发的特性,而是在任何时候都在变异和流行。过去3年美国CDC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冠主流变异株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改变一次,这也增大了新冠的防疫难度以及药物的研发难度。我国主要新冠毒株已变为XBB系列变异株5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会上介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构成受国际影响明显增大。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我国输入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已达到97.5%,与全球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一致;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自今年2月开始持续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至4月下旬的74.4%,目前,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已变为XBB系列变异株。专家表示,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流行株。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在内正在流行的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五一”假期后疫情是否反弹?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则消息称:据浙医一院检验科5月8日发布的数据,最近一周,浙医一院三院区发热门诊开展流感病毒检测的阳性率9.5%(甲型占96.0%、乙型4.0%)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Science人类寿命延长开始放缓,还有什么办法再延寿?

在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人类的寿命都在增加,但这些增长正在放缓,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延长寿命的方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告诉我们,延长寿命的最佳方法是吃得好,睡得好,定期锻炼,定期体检,避免吸烟和酗酒等不良习惯。致力于研究抗衰老的科学家们延长了蠕虫、老鼠甚至猴子的寿命。但他们能为人们做同样的事情吗?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通过操纵控制衰老的遗传回路,成功地将一种简单生物体的寿命延长了约80%。该研究题为“Engineering
2023年5月9日
其他

Science: 面临禽流感高压,向中国疫苗模式取经,陈化兰给出解答

史上最严重禽流感的病毒演变此次HPAI病毒于2010年在中国江苏省开始出现--由扬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市场上购买的一只鸭子中分离出了新变种H5N8亚型。三年后,在距离江苏以南约300公里的浙江省发现了类似的病毒。第二年,又在韩国发现了新的进化枝2.3.4.4b,从此该病毒开始向北传播。2016年5月,研究人员在中国青海湖岛屿上的一只棕头鸥身上发现了该病毒,随后它向北传播到俄罗斯乌拉尔山脉附近,再蔓延到西欧。研究人员称这导致了“欧洲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2020年10月,该病毒发生了重大的基因变化,从N8变成了N1,而新的H5N1
2023年5月8日
其他

突发!WHO宣布结束新冠全球紧急状态!三年多疫情,终于结束了…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最新的决定是在世卫组织周四的专家组会议讨论后宣布的。世卫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开始对新冠发出最高级别警报,即PHEIC。此后,世卫组织每三个月开一次会,评估疫情进展。谭德塞说,新冠流行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他承认大多数国家已经恢复了疫情之前的生机。“新冠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它也改变了我们,”他说,并警告说新变种的风险仍然存在。当
2023年5月6日
其他

PNAS | 远离渣男活更久?研究发现:与雄鼠一起生活,雌鼠连寿命都会变短

生长,繁殖和寿命之间的权衡限制了动物的生活史,导致了不同环境中生活史循环的进化多样化。在雌性哺乳动物中,虽然交配还需要与雄性进行互动,而交配本身也可能影响生活史,但预计妊娠和哺乳会带来繁重的繁殖成本,从而驱动生殖权衡。近期,新西兰奥塔哥大学Michael
2023年5月4日
其他

首例!为儿吸血,父患狂犬病!狂犬病毒可能已具备突破黏膜屏障的能力?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2023年5月3日
其他

重磅!中国首次发布官方数据:自开放以来,一个月内,近6万人死于新冠

中国官方最新发布报告称,自12月初疫情放开以来新冠病毒迅速蔓延,已有近6万人死于新冠。这也是中国首次,就目前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提供官方数据。前所未有激增的病例,已经造成了全中国各地医院以及火葬场的超负荷。发布单位: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时间:北京时间2023年1月14日原文网址:http://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a68301ee500b436b989ec5be2a35cad2发布会的内容很多,以下是城市君整理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记者提问。记者问: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总体情况如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自中国2022年12月8日开放以来,截止至2023年1月12日,中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截图自国务院官网)记者问:此前经历疫情高峰的城市短期医疗需求增长较快,不同程度出现了供需矛盾。请问,现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新冠感染者收治住院的总体情况如何?谢谢。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据统计,中国现在医院中发热门诊患者数量在明显减少,感染人数现在呈现从持续下降的趋势。趋势。在1月5日达到了住院新冠感染者峰值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达到高峰,是286.7万人次,之后是持续下降,到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比例也持续下降,峰值是12月20日33.9%的检出率,到1月12日下降到10.8%,这个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经过去。卫健委官员还表示,虽然一次激增的“紧急高峰”似乎已经过去,但前所未有的病例激增已经造成了医院以及火葬场的超负荷。各地医院里挤满了发烧和呼吸疾病的病人,殡仪馆和火葬场也在全力处理死者。(截图自国务院官网)此前,中国自12月开放后从未正式提供疫情的爆发程度和全国死亡人数的可靠数据,为此面临来自其他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越来越多的批评。上周六公布数据后,世卫组织表示,“中国政府周六的公告,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流行病学情况。”然而,尽管称该衡量标准被严格限定为因新冠引起的肺炎或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周六发布的新数据包括那些感染了新冠病毒且死于其他基础疾病的人,但世卫组织(WHO)仍旧敦促中国发布更多新冠肺炎信息。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表示,此次数据中只有在医院死亡的患者被计算在内,这意味着任何在家中死亡的人都不会被包括在内。图中拍摄于2023年1月4日,在中国上海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病人躺在医院急诊科走廊的床上和担架上。图片来源于福克斯新闻。国家卫健委官员焦雅辉表示,中国无法尽快发布与新冠相关的死亡数据,因为需要对医院报告进行全面审核。“我们组织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系统分析,因此耗时比较长。”世卫组织总干事特德罗斯Adhanom
2023年5月2日
其他

利用人体内的古老病毒治疗癌症,这项Cell论文成果获美国防部资助

团队提供了超过170万美元的资源,帮助其推进一种基于古病毒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新方法。这一新方法被称为病毒模拟反应(Viral
2023年5月1日
其他

最新丨新冠阳性人数呈上升趋势;近1周在院感染者波动增加,在院重症患者有所增加,4月27日为19例重症——中疾控发布全国疫情情况

(三)新冠病毒变异分省份情况。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图4-2)。
2023年4月30日
其他

中国女留学生成美国知名大学校长,看了她的奋斗史我瞬间不emo了

华裔,正在世界舞台上显露锋芒。今年4月3日,王劲柳正式成为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理工学院的第17任院长。这是历史上第一位担任美国大学校长的中国大陆留美女学者。01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2023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