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被戏称为「日本漫威」的大IP,是如何炼成的?

2017-10-31 远月 动画学术趴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最近“Fate”系列的的存在感都有点高。


从日本新动画电影在上周达到9.7亿日元到手机游戏屡登销售榜榜首。现如今这个横跨ACG三个领域的系列已经成为日本ACG市场炙手可热的大IP,那么今天小趴就跟大家说一说,“Fate”的发家史。




一.Type-moon:从同人游戏社团到销量冠军

 

一切传奇始于一块橡皮。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某个普通下午,一个叫竹内友崇的少年坐在教室的一角。显然,对于刚刚升上初中的他来说,比起讲台上乏味的讲课来,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正当竹内小朋友看着天空出神的时候。突然,他感觉后背被戳了一下,转过头,他看到了另一个清秀却又有些沉郁的男孩。

 

“喂,有橡皮吗?”

 

这个男孩后来的笔名叫做“奈须蘑菇”。


奈须蘑菇唯一的照片,只有一个背影


虽说这个故事的开头有点像某些不可名状的小说,但真的是一块“橡皮”让两位著名搭档成为挚友。这段宛如初恋的情节让Type-moon(型月)公司的核心成员,也就是”fate”系列两位创造者相遇了。

 

据说一开始写幻想小说的其实是文学少年武内崇(竹内友崇),原本只会成天打游戏的二X少年奈须蘑菇也学着他写了一篇叫《冰之花》的短篇小说,结果看完《冰之花》的武内痛哭流涕,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从此开始一心支持好基友的创作。

 

最初的《fate》也来自于中学时期奈须蘑菇的创作,无论是万能的许愿机还是关公战秦琼的历史人物大乱斗,关于《fate》的基础设定都在当时便有了雏形,当然,那时候的亚瑟王,还是个纯爷们。


最初设定里的亚瑟王


在型月成立十周年之际,型月与动画工作室“云雀”合作,照着当年中学生蘑菇写的原本,制作了一部五分钟的动画PV——《Fate/Protype》后又由作家樱井光小姐执笔推出小说版,这个时隔二十多年的冷饭就这样正式了《Fate》系的正式一员。


《Fate/Protype》小说版封面


进入社会后的两个人也一直是好基友兼创作伙伴。在90年代的日本二次元界,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最热门的莫过于脱胎于文字游戏的Galgame(美少女游戏),从《TO HEART》到《秋之回忆》,大量的名作名系列都诞生于这个世纪之交。

 

在这样环境下,在小说方面屡屡碰壁的两人一合计,蘑菇会写剧本,武内当时是个刚出道的漫画家姑且能画个CG,再拉个两个会程序会音乐的朋友,我们不是可以做Galgame吗?于是,一个叫“Type-moon”的同人美少女游戏社团就这样成立了。

 

之后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型月的第一个Galgame《月姬》在comiket上一战成名,《月姬》之后与“东方”系列和《寒蝉鸣泣之时》并称为“日本同人界三大奇迹”。


“朴素”的独立游戏《月姬》CG


《月姬》成功的余韵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二人马不停蹄地进入了下一个项目,这时他们想起了当年那两个初中小男孩自娱自乐编出来的的英雄大乱斗。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决定,将这个故事与《月姬》放在同一个世界。

 

“fate”,这个延续十三年的庞大系列,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是2004年发布的第一作——《Fate/stay night》,同样是跟《月姬》一样采用了美少女游戏的形式。同时,作为型月从同人社团迈向商业的第一步,《FSN》又做了更多商业上的考量。



比如将原本小说中的女性主角改成男性,而我们的男主角亚瑟王也惨遭性转变成女孩子。

 

《Fate/stay night》游戏CG


在大部分还停留在校园里与美少女谈情说爱的大部分Galgame中,《FSN》马上以其因其庞大细致地世界观架构,在Galgame界投下一颗炸弹,至今依然保持着Galgame最高的销量纪录。

 

这时“fate”的人气还仅限于Galgame的小圈子。真正在大众中第一次大热,是第一次动画化。


二.动画与游戏:多媒体时代的机遇。

 

2006年《FSN》由动画公司DEEN改编成TV动画,动画的剧情主要由游戏的“fate”线杂糅其他两线部分内容构成。关于这部动画改编水平尚有争议,不过没有人会否认,正是因为这部动画,让就算没有看过“Fate”的日本动画爱好者也一定对那个金发碧眼的少女骑士王不陌生。

 

这张脸养活了很多人


趁着动画化的热潮,Type-moon首先是将《Fate/stay night》游戏的全年龄版移植到主机平台,使游戏原作更为人所知,然后又马上制作了粉丝服务性质的后日谈《Fate/hollow ataraxia》,而其他的外传漫画,游戏更是不枚胜举。


PSP游戏《老虎大乱斗》


在这些热火朝天的IP后续开发中,有一个起眼而又不起眼的企划。

 

那就是以《Fate/stay night》由虚渊玄创作的外传小说《Fate/zero》。

 

为什么说起眼呢,当时虚渊玄已经参与了《沙耶之歌》、《鬼哭街》的剧本,这哥们的“深黑残”与极致的“纯情”早已在Galgame界小有名气。


但离2011年让这位“爱的战士”声名大噪的《魔法少女小圆》还有五年,在主流大众中不甚有名的成人游戏作家与相对游戏漫画更加晦涩的小说载体又让这部事实上的“大作”在“fate”IP一系列后续开发中不那么起眼。

 

《Fate/Zero》小说封面


但到现今为止,在所有非奈须创作的“Fate”系的外传作品中,不管是从文笔还是剧情深度来说,《FZ》都是公认的头筹。

 

到了2011年,《FZ》成为了“fate”再次大热的契机。《FZ》由动画公司Ufotable改编成TV动画,这也是“fate”系列第二次被改编成TV动画。


相比DEEN,Ufotable给予了《FZ》更优质的画面与尊重原作的剧情。再加上刚刚完结《魔法少女小圆》所造成的“虚渊玄效应”,《FZ》成为了当年最热门的日本动画作品之一。


《Fate/zero》动画海报


《FZ》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由于《Fate/stay night》受作为Galgame的原作所限,受众多为男性。而《FZ》则为这个系列注入了一大批的女性粉丝。

 

“fate”系列的成长是一步步扩大受众,不断吸引年轻爱好者的过程。在近年,相关的改编动画也是从来没有停过,比如改编自原作UBW线的TV剧集和刚上映的HF线剧场版,改编自外传漫画的《Fate/Kaleid liner》以及现在还在热播的的《Fate/Aprocrypha》,主机游戏上也有《Fate/Extra》等。


正在热映的剧场版。


但要说近年来最重要的IP开发的话,那一定是手游《Fate/Grand order》

 

不说现在在国内社交网络上泛滥的“月球人”,单说在苹果平台上所显示的数据,《FGO》在日本常居收入榜前十,总体成绩甚至比《Pokemon GO》还要好。索尼2016年的财报甚至专门提到《FGO》。

 

“Fate”成功在移动媒体时代,也成功占领一席之地。


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


三.秘诀:在所有平台上都可以享受的世界

 

通过“fate”成功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Fate”IP开发覆盖了多个媒体。

 

首先,从小说到PC游戏到主机游戏再到动画手游,型月在《Fate》这个IP开发上始终走在时代前沿,这对相对保守的日本企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在当年那些盛极一时的Galgame公司逐渐凋零的现在,型月依然靠着一个IP混的如鱼得水。

 

PSV平台上《Fate/Extra》


其次,这得益于“Fate”的世界观。前文提到《Fate/stay night》与《月姬》共享同一个世界观。其实不仅是这两部,包括《空之境界》、《魔法使之夜》等,所有与型月相关的作品几乎都共享这个世界观。

 

奈须蘑菇将这个世界称为“盆景”,他对这个世界进行了丰富而详尽的设定,像花盆一样将这个世界限制起来,而在这个限制之内,一切都可以任意想象、创作。从掌握世界的盖亚和阿赖耶识,到具体的魔术与魔法等。型月光是设定集就有出了十多本“砖头”,甚至抛开故事,设定本身都有足够吸引人的乐趣。

 

在同一世界观下四部作品的女主角们。


虽然型月的故事经常是小城市几年间的故事,但丰富的细节与幻想设定使这些故事有着无限的延展力和想象空间,只要在这个框架中被创作出来的故事都是有说服力的。因为这样的架构和衍生作品的庞大,“fate”甚至被戏称为“日本漫威”。这是“Fate”IP可以适应多平台的根本原因。

 

在型月十周年纪念作品《幻想嘉年华》中,跨作品的大乱斗


第二是高质量的IP开发。“Fate”系列开发出的大量衍生作品,如上文所提及的几乎都有不俗的质量。

 

这种高质量一部分归功于型月在Galgame制作时所积累的人脉,无论是虚渊玄还是后来为“Fate”系列创作小说的樱井光和东出佑一郎曾经是与奈须私交甚好的Galgame剧作家。在Galgame业界衰落之后,型月接收了许多这个曾经庞大业界中的优秀人才,成为创作的主力军。

 

奈须、虚渊、成田的桌游记录甚至也拍了动画——《红龙战役》虽然拍成了烂片


同时型月没有忘记文字游戏起家的初心。型月对“fate”系列衍生作品的剧情要求极高,每一部作品的剧本都要由奈须蘑菇亲自监修,甚至出现过《fate/extra》和《FGO》第六章这种因为对完成后剧本不满意,蘑菇整个推倒后自己来的情况。

 

在关于《FGO》的访谈里所提到,粉丝对于“Fate”这块招牌有一种信任感。在开发时如何不消耗IP的价值而去增加IP的可能性,并不是简单的命题。和Fate同时成长起来的许多IP都已经消亡,但这个系列依然是一种蓬勃向上的趋势。


或许我们都应该思考,这个从两个中学生的奇妙幻想开始的世界,是为什么最终成为了现在的商业奇迹。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约内容

———————————————


【近期热文】


一套用手捏成的动画表情

这部动画能回忆童年味道

吉卜力最特立独行的动画

我们为何如此迷恋动画?

向日本商业动画发起革命

盘点动画公司名字本地化

动画师独立完成 CG 动画


———————————————


动画学术趴

微信 | babblers

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

专业影评 · 行业观察 · 理论知识 · 创意短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