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发布

其他

李桓英:心怀大爱佑苍生 唯愿世间无麻风

李桓英(右二)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喃醒村与村民合影。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缅怀一位为中国麻风病防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医者楷模。她出身书香门第,家庭条件优越,却选择了被许多人视为畏途的传染病防治作为自己的事业;她曾与家人在海外生活,工作体面、薪水丰厚,却毅然回国艰苦奋斗;她终生未婚,无儿无女,却被许多重获新生的患者视为“妈妈”……她,就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告别世卫组织,一心报效祖国1921年8月,李桓英出生在北京。童年时,她曾跟随父母在德国柏林生活,感受了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1945年,李桓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次年,她前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1950年,李桓英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推荐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首批官员。任职七年间,她被派往亚洲、美洲等许多国家,为遏制性病和雅司(又称“热带莓疮”)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作出了艰苦努力,受到世卫组织的好评。1954年,李桓英在缅甸仰光巴士德研究所伏案工作。1957年,世卫组织向李桓英发出“续签5年合同”的邀请。当时,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国,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国。然而,李桓英婉言谢绝了世卫组织的邀请,她瞒着家人,辗转多地,于1958年经莫斯科回到了祖国。“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正是急缺人才之际。我曾在美国杂志上看到钱学森毅然回国的消息,内心受到很深的触动。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李桓英回忆说。回到北京后,李桓英被分配到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为配合国家彻底消灭性病的规划,李桓英接受了回国后的第一项任务——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这在当时是一项极为尖端的试验,因为那时螺旋体还不能体外培养。实验室设备简陋,甚至没有紫外线消毒设备。李桓英便因陋就简,用二氧化碳喷雾水来消毒,还自制了二氧化碳孵箱,用自己饲养的兔子做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此后,李桓英又开展了麻风抗原检测,自力更生利用土法成功提取麻风菌脂质抗原(PGL)。为了验证效果,李桓英就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这是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当时麻风病还没有特效药,一旦感染就真的成了麻风病人。所幸试验成功了,但李桓英的上臂上也永远留下了清晰可见的疤痕。紧接着,李桓英又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荧光抗体试验,并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父母实在放心不下李桓英独自一人在国内,于1964年专程来到香港,再次动员她去美国团聚。面对年迈的父母,李桓英说:“国内生活确实很苦,但苦的不是我一个人。作为医生这时弃之而去,还不如当初不回国!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我感到自豪。”父母被女儿坚定的报国情怀深深感染了,在机场送别时,父亲的眼里饱含泪水,母亲一句话也没有说。李桓英没有想到,此次一别,竟是她和父母的永诀!1980年,李桓英去美国为父母扫墓,并与弟弟妹妹团聚。她再一次拒绝了亲人们的挽留:“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离开了祖国,我的人生还有何价值?”孑然一身,却是很多病患的“妈妈”1970年,李桓英在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第一次见到了麻风病患者。这给了她极大的震撼,不服输的她立志要攻克麻风病。1978年底,年近花甲的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在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她将全部精力贡献给了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当时,李桓英了解到,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试验。通过到全国各地走访调查,李桓英成功争取到了世卫组织免费的药品支持和试验项目,并提出要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和山东潍坊地区麻风病发病率较高的几个县选定为治疗的试点,率先开展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那个年代,在西双版纳州,麻风病人被称为“琵琶鬼”,只要家中有一人得病,全家就要被赶出村寨,搬到远离村民的偏僻山林中居住,开垦荒地,生产自救。由于知识的匮乏,人们对麻风病唯恐避之不及,从医者见麻风病人立马绕道而行,送药者也只敢透过窗户,用棍子将药传递给病人。外界的恐惧、排斥和歧视,使患者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李桓英与患者零距离接触。1983年,李桓英带着从世卫组织申请的新药,来到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南醒村等3个麻风村寨开展试点治疗。她每天早上6点出发,走10公里的山路,经过一条河进入麻风村寨,到每一个病人的家里,劝说他们服药。给麻风病人看病的时候,李桓英不仅不穿隔离衣,还和他们握手拥抱。口渴了,她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中午还总会留下来,在病人家里吃饭。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因此,李桓英总是不厌其烦地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方法,还经常会将手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里,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再帮他们穿上。有人曾问李桓英,不害怕吗?“医生不能怕!这就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但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看我能治好它!”为了试验的规范性和日后的监测,李桓英甚至干脆把实验室搬进了麻风村寨。她和试验人员一道,对病人每天每次的用药等情况进行细致检测和翔实记录。没想到的是,有些人吃了药后,脸上开始发红、发紫,村民们吓坏了,有的病人就拒绝服药,甚至把药扔进水里。李桓英又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拍着胸脯向所有村民保证:“只要坚持吃药,这些症状都会消失的。我每年都来,治不好我就再找新药!”半年、一年、两年、五年……所有服药病人身上的肿块都消失了,麻木的皮肤开始有了知觉。经过几年的治疗,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几个村寨彻底摆脱了麻风的阴影。南醒村还更名为“曼喃醒”,傣语意为“新生”。在1990年泼水节这一天,李桓英和村民们一块跳起了傣族舞蹈。如今的曼喃醒村,一幢幢漂亮的傣族小楼鳞次栉比,村寨干净整洁,到处鸟语花香,村民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谈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民们都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是李妈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她给了我们麻风病人第二次生命。”“如果还有来生”为了我国的麻风防治事业,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三省的边远贫困地区。7个地州、59个县,几乎每一个有麻风病患者的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李桓英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1989年,李桓英去四川西昌途中,汽车翻越雪山时突然打着滚掉进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等李桓英苏醒过来,只见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红的鲜血。那次,她的两侧锁骨和3根肋骨都骨折了,头部外伤缝了7针,人们都劝她好好休养,但她缠着厚厚的绷带、打着石膏就继续投入工作中。在李桓英和广大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年,肆虐数千载的麻风病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国麻风病患者从11万人降至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为0.03%,远低于世卫组织1%的标准。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实现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1999年,全国98.6%的县(市)已消灭麻风病,短程联合化疗取得完全成功,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李桓英在麻风防治研究上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她先后被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麻风病专家委员会成员及多次国际麻风大会的主席和副主席,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医德楷模”“时代楷模”等荣誉。2016年12月27日,95岁高龄的李桓英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入党。2016年9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还不行,还不合格,现在我觉得自己应该合格了。”同年12月,李桓英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中共党员。2021年8月17日,在自己的百岁生日时,李桓英满怀深情地说:“如果还有来生,我还会回到祖国,以平生所学为中国人民服务。”初心可鉴超凡风骨,热爱可抵岁月漫长。2022年11月25日,李桓英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她把所有的温柔与坚强,都留给了她挚爱的祖国人民,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图文供稿:北京友谊医院声明: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请点击下面名片加关注▼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从“一盏灯”到“满天星”——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一束光能照多远?从抢险救灾一线到疫情阻击前沿,从关爱孤寡老人到帮扶贫困学子,从教室中讲课助学到黄河边上捡拾垃圾……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中国志愿者队伍超过129万支,注册志愿者已达2.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9%。今年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如果说,一名志愿者犹如一盏温暖的灯,那么无数个志愿者就汇聚成为满天繁星,照亮社会、温暖人心。2022年11月22日,呼和浩特,志愿者在一处住宅小区使用喇叭提醒居民下楼进行核酸检测。人民视觉/供图2022年11月上旬,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来自上海各高校的数千名志愿者“小叶子”,向世界展示着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志愿者风貌。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2月13日,北京迎来虎年首场降雪,在国家体育场外的景观大道,冬奥志愿者坚守岗位。视觉中国/供图2020年3月21日,西安,51岁的献血志愿者黄哲正在进行他的第217次献血。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9月28日,河北秦皇岛,海港区港城大街街道燕西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正在彩绘墙体。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11月21日凌晨,湖北荆州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甘辉芳,在连续奔波于四场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后,突发疾病倒在公益路上,生命永远定格在50岁。中华志愿者协会/供图2022年10月20日,浙江金华,永康市义工团成员来到溪塘村开展“日行一善”献爱心活动,为在村老人提供理发、推拿、按摩、洗脚、修剪指甲、身体检查及中医诊疗等服务活动。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的重阳节恰逢国庆长假,10月3日,在浙江湖州长兴县,青年志愿者们正在为太湖图影度假区小沉渎村的老人进行健康义诊。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9月22日,江西省新余市蓓蕾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青年教师志愿者进山助学。图为志愿者在分宜县大岗山幼儿园与孩子们做体育游戏。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10月28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杉湾花园社区的志愿者在指导小朋友用废弃物制作手工艺品。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8月23日,湖南娄底,在双峰县走马街镇新石门村一处地下溶洞,党员志愿者和村民在安放水管,准备取水抗旱。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10月24日,江西吉安,吉州区兴桥镇泉塘村,党员志愿者正在哈密瓜示范基地直播采瓜过程,进行线上推销,助农增收。视觉中国/供图2022年11月25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湖社区,工作人员为受聘的退伍老兵戴上网格志愿者袖章。人民视觉/供图声明: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请点击下面名片加关注▼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实务版)第012期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是理想的归宿地”

1963年,斯特朗在北京台基厂的住所。新华社发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进步作家、记者。她曾六次来到中国,人生旅程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度过。她热爱中国,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做中国革命的记录者1885年11月,斯特朗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费伦德城。在父母的影响下,她自幼刻苦学习,22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她积极投身于进步的社会活动,关注产业工人和劳工运动,致力于废除雇佣童工的斗争,反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担任美国西雅图总罢工工会报纸《西雅图工会纪事报》编辑时,撰写了一批观点犀利的社论。1921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斯特朗离开美国到达莫斯科,撰写了大量作品赞美“人的新世界与新世界的人”,后来她在苏联生活了近30年。1925年,斯特朗第一次来到中国。她最早关注的是一些军阀。她发现,军阀“把掠夺合法化了”,他们称霸一些省份,在外国的帮助下掠夺人民,互相争夺地盘。在上海,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从印度招募来的高个子锡克族警察,在大街上公然抽打胆怯发抖的苦力”。斯特朗又先后到访香港和广州。当时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正在进行,斯特朗亲眼见识了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力量。1927年,斯特朗第二次来到中国,访问了湖南、上海、武汉和西北地区,考察报道工农革命运动,揭露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真相。她满怀悲愤地写下《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一书,揭露了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的叛变和镇压、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妥协退让;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记述了“红色政权的崛起”。1938年1月,斯特朗第三次来到中国,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访问。对前来迎接她的朱德总司令,斯特朗写道:“穿着灰蓝色衣服,很像一个朴实的农民,他和蔼、朴素,一点都没有架子,和农民们一起在漫天灰尘中跑出来迎接一个刚刚抵达的外国朋友。”斯特朗还采访了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高级将领。她在当地的一户农民家里睡土炕,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人一起在一间三面有墙、一面直通严寒的露天的小屋子里,吃着一天两顿简单的饭菜。1938年2月,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前排左二)在山西洪洞八路军总部采访时与朱德(后排右三)、彭德怀(前排右二)等合影。(翻拍照片)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科教融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特色办学路

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近日,《中国新闻发布》对话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就中国科学院大学如何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科教融合大学进行了交流。采访对象:董军社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中国新闻发布: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是如何形成并贯彻科教融合办学理念的?董军社: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提出要“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同时指出:“希望你们继续发挥紧密结合科研实践培养人才的特色和优势。”会后,总书记还在国科大礼堂亲切寄语鼓舞青年大学生。中科院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完善科教融合体制机制作出安排部署,并决定由分管全院前沿教育领域的副院长兼任国科大主要领导。国科大把利用中科院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平台,遴选全院最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适当引入外部资源,培养造就德才兼备、潜心科学研究、立志科技报国的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使命,进一步发挥各院属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整体优势,旗帜鲜明地走中国特色科教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2014年3月,时任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带领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围绕“办大学的内在逻辑”,总结提炼出八个方面具体内涵: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二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建立完善的学生培养体系;四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五是建立良好内部治理体系,营造科教融合优质土壤;六是构建优良软硬件条件,保障教学基础、支撑科学创造;七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中科院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培育优良校风与文化;八是提升社会合作能力,促进教育共同体互利共赢。国科大将上述八个方面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历任校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优势,重点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科教融合的大学治理体系、科教融合的学科建设体系、科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实践。同时,前置人才培养关口,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创新科教融合机制,积极探索“双一流”高校的建设道路。中国新闻发布:国科大在学院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是怎么实践科教融合战略的?董军社: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4个京内校区、40余个京内外的科教融合学院和分布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与中科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深度融合、高效融合,科教融合逐步从办学理念转变为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国科大累计授予20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1342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国科大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培养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1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科教融合学院是国科大实践科教融合战略的一大亮点。学院由中科院高水平研究所承办,教研室建在科研实力最强的实验室,学院院长由承办研究所法人代表兼任等,这一系列重要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了研究所承办国科大学院的自主权和活力。采取“双向双聘”方式汇聚一流师资队伍。一是建立“岗位教师”制度,在中科院研究院所内遴选出学术水平高且有志参与教学工作的科研人员作为“岗位教师”;二是建立“学术荣誉体系”和“长聘体系”,以“双聘”方式,将研究所内杰出科研人员纳入学校师资队伍之中;三是鼓励学校本部教师与研究所导师紧密合作,利用高端平台提高自身科技创新水平。这些举措提高了中科院研究院所参与科教融合的积极性,创新了科研组织模式和评价体系,很多人从“科研人员”转变成“科教人员”。国科大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17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4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57人。各研究生培养机构共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859名,其中两院院士287人、博士生导师7276名。国科大教授林晓(左一)在给学生指导如何操作仪器。涂植鹏/摄中国新闻发布:国科大在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模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董军社:在学科建设上:一方面,依托科教融合这一办学模式,发挥中科院“以学科建所”的历史积淀,重点建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传统优势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学科类型、层次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全面推进学科联动,建设交叉学科与前沿学科,布局了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再生医学、精准医学、工程博士等一批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和专业学位。同时,加强整合校所科教资源,于2016年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未来技术学院,后续又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密码学院等一批多学科交叉的科教融合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的优秀学科(A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理工类A+学科数量18个,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在学生培养模式上:其一,本科教育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一制三化”的培养模式。新生一入学,就配备一名科学家担任学业导师。全部学生采取小班教学,正教授授课比例在80%以上。学生入校后,有两次自由转专业的机会以及半年出国访学的机会。近些年,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90%,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在中科院系统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二,研究生培养构建“两段式”模式。第一阶段,在国科大集中学习基础课程,并接受基础实验技术训练;第二阶段,到中科院各研究所进行科研实践,完成研究生的科研论文。在深入推进“两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同时,重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研讨课等七大类型构成。教学重点放在研讨式、启发式学习上,要求“知识创造者”走上讲台,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自由探索、自由表达、勇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的能力和素质。得益于科教融合之路,国科大在国际相关排名中也取得显著提升。在最新的Nature
2022年1月26日
其他

丁仲礼:碳中和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文/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后,习主席又在多个国际场合对此作出承诺,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言必信、行必果的决心,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十分强大的助力。众所周知,化石燃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得以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如何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真正向低碳社会转型,将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对中国来讲,更是如此。因为中国是工业化过程的后来者,并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进入能源消耗已呈下降趋势的后工业化时期。为此,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百余位院士专家,从技术和产业层面对我国如何实现碳中和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对碳中和路线图的框架性认识。本文拟对此作一简介。
2022年1月9日
其他

重磅!《中国新闻发布》杂志创刊预告…

中国新闻发布创刊号出炉!2022年1月10日正式创刊第001期《中国新闻发布》封面简介《中国新闻发布》于2022年1月正式创刊,包括“一名、双语、三刊”。实务版、英文版为月刊,设有卷首发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他们为什么认同中国共产党、中国关键词、发布精览、新征程、地球村·面孔、院士与中国、读懂中国、中华之美、五洲有约等栏目。理论版为季刊,刊载有关政策解读、新闻发布、国际传播、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新闻发布》致力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目
2022年1月8日